閩南網11月8日訊 好激動!昨天晚上,妙妙去看開幕式彩排了!雖然不是正式的演出,但不管是本土演員,還是外國表演團,都表現得非常敬業。他們精心畫好妝容,用心投入到節目當中。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音節,都演繹得相當到位。妙妙有幸到了彩排現場,提前觀看了整場演出,把手都拍紅了呢!
你是不是也很想看?別急,聽妙妙慢慢跟你描述……
海都訊 昨晚,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式晚會舉行預演。演員們帶妝進行綜合彩排,提前以整體的面貌將開幕式展示在大伙面前。
本次開幕式晚會,共分三大篇章18個節目,有10個外國表演團隊參與其中。
“小鄧麗君”獻唱
《但愿人長久》
昨晚的彩排,外國藝術團隊都穿著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與觀眾見面。
馬來西亞華裔歌手郭美君唱著馬來語歌出場,兩側身著異域風情服裝的外國團隊熱情地與觀眾們招手,現場音樂節奏也越來越歡快;身著特色服裝的菲律賓、柬埔寨、越南歌舞表演,更是將這樣的明快氣氛推向高潮;之后出場的“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學員、泰國歌手朗噶拉姆,風格一轉,以一首鄧麗君的代表歌曲《但愿人長久》,將原本奔放熱情的舞臺變得婉約柔情。
最敬業的,莫過于蒙古漢子,在泉州最近的高溫天氣下,他們依然穿著厚厚的皮毛外套、戴著帽子,堅持在臺上激情舞蹈。
三分之一戲份
是泉州元素
開幕式三分之一的“戲份”,來自于泉州的節目,呈現出開元飛天、南音、木偶、南少林、惠女、公式埔女等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受邀而來的國內團隊也很不簡單,有大家熟悉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帶來的“千手觀音”表演、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等。
“千手觀音”表演登上過春晚,也曾在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進行過“八分鐘”演出,因此馳名,這次有十幾位演員前來助陣表演。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曾參與表演舞蹈《東方瑰寶》。演員們在旋轉的小舞臺上,可以呈現出傾斜45度以上的舞蹈動作,不禁讓人拍手稱奇。
晚會總導演胡巨英透露,其實旋轉的小舞臺上是有“小機關”的。女舞蹈演員的右腳被固定在一個裝置上,飄逸的喇叭褲遮蓋住這個秘密裝置,所以大家看起來覺得這個身體傾斜的動作很神奇。
人物專訪
胡巨英: 這次來的外國表演團隊最多
(本次亞藝節開幕式總導演)
在昨晚彩排正式開始前,海都記者專訪了本次亞藝節的總導演、來自北京的胡巨英先生。胡導參與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導演組工作,也多次擔綱亞洲藝術節開幕式的導演。
海都記者:多次執導亞洲藝術節開幕式晚會,泉州舉辦的這一次,在您心中有沒有什么不同?
胡巨英:這次和以前不太一樣。外國節目來得特別多,以前最多六七個國家,這回超過了十個,挺不容易的。泉州市特別重視亞洲藝術節的舉辦,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所以能邀請這么多的外國藝術團來參與表演。
海都記者:外國團隊這么多,這幾天排練下來,磨合上會不會有困難?
胡巨英:還好,就是團隊多一些,涉及多個國家,時間上有點趕。
海都記者:今晚彩排完,節目是不是還可能有一些微調?
胡巨英:聽聽領導們的反饋和觀眾們的反映,可能還有一些細微的調整。
海都記者:您第一次到泉州嗎?有什么印象?
胡巨英:泉州很好啊,就是太熱了(笑),北京都下雪了呢。我們來這還臨時買了短袖衣服。
朗嘎拉姆:鄧麗君是永遠的偶像,會一直唱下去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學員,被稱“小鄧麗君”)
還記得今年夏季,《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學員、泰國女生朗嘎拉姆嗎?這位16歲的泰國姑娘,不僅擁有甜美嗓音,能將鄧麗君的每首經典歌曲都演繹得近乎完美,連外表相貌都酷似,人稱“小鄧麗君”。開幕式上,她要為中國觀眾帶來鄧麗君的《但愿人長久》。
朗嘎拉姆剛進彩排現場入口時,立馬有不少粉絲蜂擁而至。面對這些粉絲,她總是面帶溫暖的笑容,親切回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當音樂旋律開始響起時,朗嘎拉姆從舞臺后方緩緩走出,嬌小的身影立馬出現在舞臺上。而輕柔甜美的歌聲一響起,更是讓在場的人以為鄧麗君真的出現了。
選擇《但愿人長久》這首歌,朗嘎拉姆說,因為自己非常喜歡,里面的詩詞很有韻味,代表中國文化。一年多前,朗嘎拉姆專門到中國學習中文,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古詩詞,讓她又愛又恨。她喜歡古詩詞的韻味,但對她來說,也是最難學的部分。今年的《中國好聲音》,讓朗嘎拉姆在中國越來越火了,但她并未放棄學業而走上藝人之路,而是繼續在中國留學,專門學習音樂與中文。
受邀參加亞藝節開幕式,朗嘎拉姆很開心。她說,這既是為國爭光,也能對促進中泰友好關系盡一份綿薄之力。今后,她將繼續唱鄧麗君的歌,讓泰國人民更喜愛中國的文化。
“我不需要改變,我很清楚,大部分觀眾都是需要這種聲音的?,F在,我只想繼續把鄧麗君的歌唱好,大家這么喜歡鄧麗君,我很開心,也很愿意唱。”朗嘎拉姆告訴海都記者,很多人勸她要有改變,走出自己的風格,她私底下也會唱歐美日韓的歌曲,尤其喜歡歐美歌手Taylor Swift的歌,但鄧麗君是她心中永遠的偶像,會一直唱下去。(海都記者 吳月芳 謝向明 呂波 楊清竹 見習記者 柳小玲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