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最根本目的是文化創新
■莫言 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著名作家
核心提示
昨日,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文化部、福建省政府主辦的第三屆亞洲文化論壇在泉州開幕。本屆論壇以“一帶一路”建設與亞洲文化對話為總議題,下設“亞洲合作對話中文化的角色與作用”“從亞洲文化的特性看‘一帶一路’合作”“亞洲文化合作共贏的路徑”等三個分議題。來自ACD成員國中國、日本、韓國、柬埔寨、沙特阿拉伯等13個亞洲國家以及ACD秘書處、相關藝術研究機構的代表出席。莫言、余秋雨等文化大咖分別致辭、發言。
古代,很多窯工做瓷器的時候,沒有想到他們做的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我們的先人在開辟絲綢之路的時候,剛開始也沒有想到這條路走得那么遠,那么長,那么寬闊,相信他們也沒想到這樣一條路會走得那么久遠,產生那么大的影響。而我們,也沒有想到,當絲綢之路幾乎成了歷史文化遺產,成了一個傳說的時候,它在21世紀的今天,突然又煥發蓬勃的生機和耀眼的光芒,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相信也必將在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亞洲各國乃至世界各國的合作對話中,政治對話是為了處理各國之關系,經濟貿易是為了各自之利益,文化交流是為了豐富各國人民乃至全人類之生活。絲綢之路從根本上講是一條文化之路,它的經濟利益性是暫時的,而文化意義是深遠久長的。習主席提出的新的“一帶一路”建設讓古代絲綢之路含義更豐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更加深遠。
文化交流最根本的目的是文化的創新,是繼承本國傳統中最有價值的,學習它國文化中最優秀的,創造出最能反映當代現實、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新的文化形態,使人的情感更豐富、人的生活更美好。文化要創新,可以從三方面推進。
文化創新需要 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
文化創新需要學習,而學習的時候應該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應該有高度敏感的藝術神經,我們要發現生活細節包含的文化意義和歷史淵源。比如,在日本,有朋友用茶招待你時,我們在喝茶的時候要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把茶喝得底朝天,由此表示對茶的贊賞和對主人的感謝。盡管呼嚕的聲音在現代生活里不太雅,但在特殊環境里,體現了對主人的崇敬和對茶葉的欣賞。這樣的細節在藝術創作里都應該富有生命力,因為來自于生活,有深厚的文化歷史淵源。
再比如,幾十年前,我記得母親給我女兒喂飯的時候,每當她盛一口飯往孩子嘴里遞的時候,我母親的嘴巴也下意識張開了。后來,我發現我女兒喂她女兒的時候,她的嘴巴也不由自主地張開了。之后,我去歐洲幾個國家,也特別注意觀察母親給孩子喂食時那位母親的嘴巴,我發現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母親,她的嘴巴都會下意識地張開,這樣一個細節就體現了人類共同情感基礎,這也說明了為什么我們的藝術作品經過翻譯能夠打動人們,人類的母子之愛、父子之愛,人類的基本情況是一致的,是藝術交流的心理基礎。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我到韓國去,跟很多朋友喝酒,酒過三巡以后,韓國朋友會把他喝過的酒杯推到我的面前,把我的酒杯推到他的面前,這就是中國成語里的“推杯換盞”。以前,我們只知道這是一種喝酒狀態,實際上這里面包含很深的含義“我不嫌你的酒杯臟,我們是好朋友,你用的酒杯我可以用,我用的你也可以用”。在韓國,我發現了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但這樣一個“推杯換盞”的行為在中國看不到。我想,我們的古人有這樣的行為才有了這樣一個成語,但這樣一個行為在友好的鄰邦很好地保存下來。所以,在對外的文化交流中,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觀察,從里面可以觀察到很多文化交流積累下來的成果,也可以發現各個國家文化,從而為新的文化創造提供有說服力的細節。
文化交流怎么創新?我覺得,不光是文化交流,政治對話、經濟貿易也存在著創新,文化交流應該和經濟貿易、政治對話融為一體。我希望,亞洲各國之間將來在“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各種文化交流,應該始終把交流活動當作一個整體來考量。我想,無論是政治對話還是經濟交流,最終的目的還是文化共同繁榮,因為文化和人類生活、人們情感密切相關,一個國家真正的繁榮昌盛是人民靈魂的豐富,藝術的燦爛多姿。
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首先,無論是經濟政治方面,還是文化藝術方面,必須從民族、國家傳統文化當中汲取營養,尋找靈感。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教授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是因為她發現了青蒿素,而據她自己說,這個發現是因為她從古代漢醫方劑著作《肘后備急方》記載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獲得了靈感。
在傳統文化中,這些寶貝是非常多的,中國古代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自然科技都是豐富的寶庫,是現代人創造、創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亞洲各國的歷史里也都存在著很多這樣的經典,每個國家的藝術家、科學家在創新的時候應該從本國的歷史文化里尋找靈感,在本國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交流才是歷久彌新的,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每天發生變化。
文化交流是互相吸引互相學習的過程
文化交流是互相吸引、互相學習的過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種古老的說法在文化藝術創新領域是金科玉律,是我們要遵循的東西。亞洲各國的文化交流實際上是彼此學習的過程,我們到越南、泰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去,會看到很多熟悉但又陌生的東西,這是因為這些東西融合了各個國家的文化,或者說是在各國的文化交流中創新出來新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學習各個國家的藝術以及藝術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內容。此外,我們還要向生活學習,向歷史文化傳統學習,不僅要學習國外的文化,還要向自己的生活學習,這對從事文化創作的人至關重要,如果不能深入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如果不能和老百姓息息相關心心相印,我們就不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我們的創作就會脫離時代,不能感動自己,更不能感動別人?!醣緢笥浾?黃雅珊 林勁峰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