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證券投資基金跨境發行銷售資金管理操作指引》的發布已有10天時間。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操作指引的發布,兩地基金互認準備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首批互認基金有望不久后落地。
兩地證監會于今年5月正式發布內地及香港基金互認管理規定,并于7月1日起接受申請。根據規定,基金互認的初始投資額度為內地與香港的資金進出各3000億元,基金類型為常規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及指數型(含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對于基金互認產品何時能夠推出,市場各方對此都頗為關注。有基金業從業人員稱,最近一段時間有消息說首批基金互認產品有望年底前推出,外匯及資金管理方式明確后,基金互認技術上的障礙已經不多,這無疑為這種說法增添了籌碼。
香港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曾于10月底公開表示,最快今年年底前,兩地證監會有望同步公布首批獲認可的基金名單,屆時首批互認基金產品也將推出。
財富證券分析師趙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的實現,將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產品,增加了投資渠道,可享受更加多樣化的投資管理服務。同時,此舉也有助于境內基金管理機構學習國際先進投資管理經驗,促進基金行業競爭。
在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看來,監管層力推“兩地基金互認”的大背景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資本賬戶開放,推動A股市場與全球市場接軌。通過互認基金,內地投資者不但可以配置香港市場,還可以配置歐美及其他海外市場的產品。同時,“兩地基金互認”本質上是進一步擴寬和開辟了銷售渠道,將積極引導兩地證券市場增量資金的入市,對A股、H股證券市場均形成中長期利好。
隨著基金互認工作的不斷推進,對相關問題的研討也多了起來。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消息,11月18日將舉辦“基金互認研討會”,會議主要圍繞兩地基金互認展開,內容包括內地基金在香港的機會和優勢、香港基金在中國的定位和發展、兩地資產管理監管規則分析、基金互認競爭優勢分析等。
根據議程,南方基金將發表題為《內地基金在香港市場的機會和優勢》的主題演講;香港資產管理機構將發表的主題演講題目為《香港基金在內地市場的定位和發展》;明訊銀行的主題演講題目為《基金互認競爭優勢分析》。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