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讓泉州成為文化保護成功案例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11-16

□曾于里

上周,第三屆亞洲文化論壇在泉州舉行。開幕式上,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書磊在致辭中盛贊泉州在文化保護與建設方面的作為,并希望文化學者能夠把泉州作為一個案例來研究。此外,他也對時下中國很多地方古城保護面臨的困難和壓力表示擔憂。

在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中,古城保護的確面臨嚴峻挑戰。時下的古城保護一定程度存在著兩方面問題。其一,無心保護,無序拆建。個別地方政府在政績的鼓噪下,把城市當做公司來經營,熱衷于“大型購物中心+大馬路+小車”的“三駕馬車”拉動模式。敢叫城市“舊貌換新顏”,古城太舊了,拆;城市的架子拉開了,古城太占位置,拆!而有些地方則是“規劃性破壞”,劃出若干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后,凡是不在保護區內的古建筑、古文物,拆!于是,殘存的歷史痕跡就這樣一步一步從城市中消除。城市被規劃、整理得整齊劃一、千篇一律,城市的記憶被抹平。

其二,保護不力,過度開發。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曾這樣質疑:“現在我們對為什么要保護文化遺產,什么是文化遺產(都不清楚),就是說文化遺產到底為什么要保護,保護它僅僅因為能吸引來游客或者說能作為旅游的資源來開發嗎?”確實,中國古城保護的一大問題在于出發點的功利性,以市場的方法來開發古城,對古城進行商業整容。比如各種胡編亂造的“偽民間故事”,各種假造的景點和重建的“古跡”,各種大型的娛樂項目。真正的歷史文化不見了,有的只是偽文化、非文化和商業文化。

當然,我們反對古城的大拆大建、規劃性破壞和不倫不類的商業化改造,并不意味著我們拒絕對古城進行必要的保護和開發,不意味著反對城市發展中的剛需建設。應該看到,目前許多古城自身面臨的困境是,原本它是承載一個城市文化的核心物質載體,而今卻成了城市最大的棚戶區:民居雜亂交錯、院落倒塌、文物遺存年久失修、民生條件惡劣。不少古村落正是在這樣的困境下變成“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令人痛心。可見,城市化與現代化進程是大勢所趨,發展不能因噎廢食。問題的關鍵在于,該如何保護,又該如何開發?如何尋求二者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泉州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案例來研究”,就在于我們在平衡保護與開發之間關系上的不懈摸索。李書磊慶幸泉州還保存著6.7平方公里的老城區,“老街區居民充實、業態豐富、生活完整,是存活下來的而且很有活力的中國傳統城市文化,是海上絲綢之路活的歷史遺存”,這是在保護物質遺產的同時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保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像領show天地和源和1916兩個老廠房改造的園區,作為工業遺產承載城市記憶、見證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作為文創園區也為古城帶來了巨大的生機和能量,體現了開發的因地制宜、量體裁衣。

“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建設使城市有了獨特的風貌和魅力,是城市吸引力和城市價值的重要源泉”,一座城市記憶與生命脈動蘊藏在每一處街頭巷弄,以及街頭巷弄中的“崇樓華堂”與“峨冠博帶”里。保護古城,既是留住歷史,留住鄉愁,也是留住文脈,留住城市生命力和吸引力。

因此,古城保護不僅是政府職責,也是公益事業,既利及當代,也福澤后世。地方政府守土有責,守的不僅僅是這片土地,還應有土地上的文脈。無論是《“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建設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綱領性文件,還是文化保護實踐上“竭盡全力在做的實驗”,都體現了泉州對此的深刻認知。假以時日,我們希望泉州的文化保護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案例來研究”,更能作為一個成功的案例來研究。

來 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网 | 亚洲有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