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首批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區,近年來,鯉城區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出臺《鯉城區2014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加快轉型升級。該區不少企業在智能制造和創新發展上搶得了先機,結出了碩果。近日,省電視臺《福建新聞聯播》頭條新聞播出了近5分鐘的專題報道《泉州鯉城:產業+科研 1+1大于2的轉型突破》。
科研助力產業 成效1+1>2
“舊的生產線,一天生產1.2萬件環保密封餐盒,須有兩名工人操作一臺生產機器,改造后的生產線一天生產12萬件同類產品,一名工人可操作四五臺機器。”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冬陽介紹道。
四五年前,在生產效率遇到瓶頸后,梅洋塑膠把目光瞄準“智能制造”,對進口設備進行國產化改造,把老機器換成數控生產線,研發生產數控智能設備,下力氣解決這一瓶頸問題。該企業建立“數控一代”生產線后,產能提升了3倍,而用工人數減少35%,年產值提升3倍以上,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實現傳統產業企業轉型升級,2015年預計年產值2億元,稅收近千萬元。該企業還被列入市級“數控一代”示范工程重點突破項目。
校企直接合作 成果轉化速度快
梅洋塑膠在轉型升級道路上獲得成功的最大“殺手锏”是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研發的數控系統應用。
這套數控系統應用如同車鏈上的潤滑劑,使先進設備投產減少了阻力,加快了速度,成為領跑市場的先鋒。梅洋塑膠在數控技術的轉型升級過程中,抓住了機遇,贏得了市場,一躍成為一家年產超萬噸超薄環保餐具的生產企業,其配備的全電動注塑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今年7月在泉州召開的福建省智能制造暨創業創新現場推進會上,梅洋塑膠公司考察點被列為全市“數控一代”3個現場考察點之一。
今年4月份,梅洋塑膠與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智能硬件,搭載華中數控系統,實現車間機器的“工業物聯網+”,可將生產設施設備的實時運行數據通過無線網絡上傳至云端實時監控車間相關設備的生產運行狀態及查看數據信息,也可遠程處理和操控機器。目前,智能硬件與手機端APP初級版本已開發完成,并連接到車間五軸機械手系統中,實現了數據的采集和實時監控。
政府搭建平臺 服務企業助轉型
針對中小企業,沒錢沒人沒技術的困難,鯉城區設立科技服務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引進電信四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建立16個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扶持培育12個數控一代項目,加快產學研協調創新,讓企業和科研單位直接聯系在一起,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實現了“1+1>2”的效果。目前,該區90%的科技型企業與國內外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今年以來,鯉城區海天材料、鴻星爾克這2家企業入圍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名單,海天材料被確定為首批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佰源機械、文創太陽能等9家企業11個項目列入市“數控一代”示范項目,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優勢不斷凸顯。
“十三五”時期,鯉城區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戰略,緊緊圍繞“中國制造2025”和“泉州制造2025”發展目標,對傳統優勢產業,重點突出強化智能制造,大力推廣“數控一代”技術應用;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開展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和項目產業化,有力發揮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的引領作用,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推動鯉城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 (黃欣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