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3日訊 未來五年,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的泉州,將和每個市民發生什么樣的關系?昨日的海都深讀推出《十三五,創》特刊,邀請市民、企業家和政府相關部門權威人士,多視角解讀《關于制定泉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暢想泉州未來,引發各界關注。
“一個政策、一個概念、一個理念,最終都要有具體的故事,否則就容易空對空,不僅老百姓看不懂,就連要推廣執行的部門人員也不一定能看懂。”在泉州市市直部門工作的吳先生贊特刊“作了接地氣的生動解讀”。
作為“企業家二代”的黃剛剛,贊“創新泉州”和“智造泉州”兩個篇章讓人“印象最深、最有共鳴”,“如果不創新,將直接被市場淘汰”。
嚴謹的文件,作了接地氣的生動解讀
昨日上午10點,海都記者見到在市直部門工作的吳先生時,他正在翻閱海都報的深讀特刊,“這個策劃非常好,尤其是故事的選取,非常接地氣。作為政策,哪怕是一個字眼的表述,都必須非常嚴謹,在向市民宣傳時,就要有生動的解讀。”他說,關于“十三五”的建議和綱要,最近各個部門都在進行研究,此時海都推出這個特刊,無疑是非常及時的。
吳先生的工作,跟政策法規研究直接相關。他認為,特刊的最大亮點就是故事,“一個政策、一個概念、一個理念,最終都要有具體的故事,否則就容易空對空,不僅老百姓看不懂,要推廣執行的部門人員也不一定能看懂。”他說,通過企業的應用案例、市民的切身體會等,“五個泉州”概念就非常具體了;這些個例,通過權威人士的解讀,以點帶面,一些本來相對模糊的領域,也有了更為清晰的對號入座。
在泉州市人大機關工作的劉先生,則對圖片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現在能用圖的,都盡量不用或少用文字,一圖勝千言啊!”他分析說,最有沖擊力的當屬“幸福泉州”的用圖,以寶寶為中心,三代人在社區里曬太陽,臉上笑開了花,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圖片,一下子就詮釋了“幸福”,而且超級有感染力。
未來五年,“免費”將越來越多
看完特刊,作為“企業家二代”的黃剛剛,對“創新泉州”和“智造泉州”兩個篇章的“印象最深、最有共鳴”:如果不創新,將直接被市場淘汰,而且這種創新要真正從直面消費者需求開始,做好提供免費午餐的準備。
盡管跟特刊中的紡織、鞋材案例不在同一個行業,但兩位主人公的故事,讓黃剛剛感同身受,“只有整合資源,直面消費者,才能在危中取機,實現轉身”。
“兩年前,我發現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木制家具,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木作’,只要裝修幾乎都要用到,但卻少有專業化、智能化、產業化市場氛圍。”黃剛剛說,他在父親創建的公司管理衛浴市場多年,近兩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緊隨其后的家居建材行業也大受影響,于是他開始“創新創業”:從木制家具入手,轉型“全屋定制”這種新的裝修產業。
當時,公司給了他500萬元,絕大多數被用于設計,而且是免費的設計,“只要進入合作的門店,不管你買不買,就免費提供裝修彩色效果圖”。“這種做法跟當時的大多數裝修公司、家具品牌的做法大相徑庭,但很管用,拿了免費的彩色圖紙,還可以不斷修改,彼此的信任建立了,還怕賣不動家具嗎?”黃剛剛說,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當時被認為標新立異,現在已經被很多品牌應用。
“此前就已經在關注泉州市的十三五,但看到的報道更多的是文件內容的照搬,海都推出的特刊,實際上是故事化,解讀方面的內容非常精準,把核心凸顯出來。我們現在也在生產線推行智能化,對照(特刊)就發現,我們是符合整個大方向的!”
對成績直觀了解,對藍圖充滿信心
“海峽都市報的十三五特刊刊發得特別及時。正好在十二五規劃收官以及十三五規劃開啟之時,也正好在鯉城區兩會召開的時間點上。”鯉城區政協教科文衛體委主任苗圃說,在報道中,讓大家對過去五年泉州發展的“成績單”有了直觀的了解,令人感到欣慰。同時“十三五”規劃藍圖的展示,使大家對今后五年信心百倍,對“中國夢”“泉州夢”和“鯉城夢”的實現也充滿了信心。
“十三五”規劃中提到“五個泉州”,對于鯉城來說有許多可以深入對接的內容。比如文化方面,鯉城區在“十三五”規劃中也增加了不少篇幅,尤其是在文化與旅游的規劃、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規劃方面。
“泉州拼經濟,談海絲,未來發展的思路很清晰。”鯉城區工商聯副主席、鯉城區政協委員林克珊也點贊特刊,還建議“利用泉州的資源,發展泉州的旅游業”。他希望發展旅游業,提升配套設施,希望這一點在“十三五”中有實質性的突破。(海都記者 徐錫思 吳月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