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股票市場再次連續調整行情,繼周一A股兩次熔斷停止交易至收盤后,周二滬深兩市繼續下跌。此次調整的最大利空因素即在于,“減持禁令”將于2016年1月8日到期,證監會昨日就此問題發聲后,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和。其實,在大股東減持問題困擾市場的同時,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上市個股受到資金關注,不少高管積極增持,其中就有多家泉州上市企業的高管。
七匹狼董事增持42.53萬股
日前,七匹狼公告稱,公司董事洪清海以個人自籌資金于2015年12月24日買入公司股份42.5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56%。至此,洪清海本次的增持計劃已經實施完成,累計增持達121.5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161%。
本次增持前,洪清海持有七匹狼公司股份9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128%;本次增持后,洪清海持有公司股份139.5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185%。
實際上,洪清海之前持有七匹狼公司股份97萬股也是在2015年9月中旬增持的。而對于這種增持,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價值及成長的認可,以及對目前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并看好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價值。”
納川股份獲實控人增持10萬股
2015年7月8日,證監會出臺18號令,從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7月1日以來,滬深兩市涉及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的增減持事項共有10499項,涉及上市公司1770家。其中,增持事項9355項,增持股份合計192.93億股。
無獨有偶,泉州板塊中納川股份也在去年底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劉榮旋于2015年12月17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競價交易的方式購買公司股票10萬股,增持均價15.496元。
同在去年12月,納川股份實際控制人陳志江也以競價交易的方式購買公司股票116.58萬股,增持均價13.234元,成交總金額1542.82萬元。
多家公司公告
重要股東不減持 或增持公司股票
本報訊 1月5日,多家公司發布公告,披露重要股東不減持或增持公司股票的承諾。到本報昨晚截稿時,發布相關公告的公司有:神農基因、聚飛光電、海源機械、光環新網、上海綠新、奧特佳、千山藥機、齊星鐵塔、通鼎互聯、剛泰控股、蘇寧云商、中技控股。 (晚綜)
證監會發聲緩解減持憂慮
下跌步伐放緩 靜待見底信號
本報訊 周二早盤,即“熔斷日”后的第二天開盤前,證監會緊急聲明將約束大股東減持,然而滬深兩市慣性下大幅低開,滬指開盤跌3.02%。開盤后,兩市在銀行、軍工等權重板塊帶領下迅速沖高,滬深300指數率先翻紅,而創業板表現弱勢。午后,兩市持續走低并在14點后加速下跌,大幅跳水,滬指盤中跌逾3%,創業板盤中跌超6%;此時抄底資金流入,臨近收盤兩市跌幅收窄。
盤面上,鋼鐵、銀行、保險等權重股較為強勢。
后市展望
財經評論員老艾:雖然收了個假陽線,但低開高走說明大盤已經企穩,建議大家不要再盲目割肉出逃,不會再有第二次股災,可以繼續持股或抄底。熔斷機制確實有缺陷,客觀上助長了下跌,呼吁管理層及時修改,而且要抓緊出臺大股東減持新規,及時穩定人心。
巨豐投顧:盤面表現看,國家隊出手無疑,其中銀行和鋼鐵是出手的主要標的。消息面,證監會開盤前緊急聲明約束大股東減持,而多家上市公司也表示大限之日起半年或一年內不減持。上市公司延緩減持等大大削弱市場對解禁潮來臨的擔憂,市場探底的概率逐步加大。此外,經歷連續調整后,在沒有實質性利空的當下,隨著注冊制以及養老金入市的臨近,主力此處借機大洗盤可能性極高,中期“黃金坑”或將就此呈現。
天信投資:此輪暴跌,創業板可謂是首當其沖,當前創業板的市盈率接近90倍,中小板也超過60倍,估值風險加劇,注冊制的推出無疑是利空創業板和中小板題材概念,故而建議積極規避虛高的題材股,防止陰跌不止走勢。
上市公司年報近期會陸續出爐,個股走勢會出現一定的分化行情,適當布局質優股,業績為王。最后就是要注意控制好倉位,做好倉位控制和資金管理,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圍之內。
信達證券:雖然創業板很多個股紛紛打開跌停,但是仍然表現弱勢。預判周三創業板會低開高走,然后再回落盤整,消化獲利盤。量能總體放大,所以預計短期底部還不能確定下來,需要量能萎縮進一步確認。 (晚綜)
證監會將約束大股東減持
市場對熔斷機制將逐步適應
據新華社電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5日說,從4日市場情況看,熔斷機制發揮了一定的冷靜期作用,對于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積極意義。
“證監會將根據熔斷機制實際運行情況,不斷完善相關機制。”鄧舸表示,引入指數熔斷機制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在我國還沒有經驗,市場對新的規則有一個逐步調整適應的過程。從境外經驗看,熔斷機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沒有統一的做法,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探索、積累經驗、動態調整。
鄧舸表示,熔斷機制對穩定股市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大幅波動情況下的匆忙決策,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漲助跌效應;為應對技術或操作風險提供應急處置時間。
對于“8日大股東減持股份政策到期后,會有1萬多億股份集中減持”的市場傳聞。鄧舸說,這是不符合實際的,雖然大股東股份的流通市值不小,但并不是都有現實減持需求。從近年來實際情況看,大股東減持60%是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進行的,大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金額占總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目前,證監會正在研究完善規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規定,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建立減持預披露制度,并在一定時間內對減持股份的比例進行限制,引導其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途徑減持。
鄧舸說,“這既可實現應對股市異常波動臨時性措施的有序退出,又可防止大股東集中減持對市場造成沖擊。”相關規定將于近日公布。
疑似國家隊大單托市
私募操盤手揭暴跌中加倉過程
繼1月4日滬深兩市下跌熔斷之后,情緒化的拋售,終于因大資金托市而暫停,加之諸多利好信息刺激,以及游資積極做多新股,帶動中小板止跌,1月5日的A股暫告企穩。
2016年第二個交易日,雖然并未如首日般慘烈,但兩市巨震依舊,滬指振幅超4%,盤中失守3200點,權重股啟動護盤,中小盤股持續調整,創業板指跌2.99%。
中小盤股警報未解除
從證監會盤前發聲為熔斷機制辯護,再到盤中諸多上市公司發布一年內不減持公告,以及有媒體稱,國家隊當日買入鋼鐵和銀行等藍籌股,這一系列的利好,阻斷了大盤在下午暴跌的可能。
“短期并沒有暴跌的理由。但至于一季度行情如何,還要看注冊制能帶來多大的供給量,以及估值中樞的下移。”一位上海公募高管如是表示。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投資總監告訴記者,周二藍籌股與中小盤股呈現出兩種走勢,藍籌股在震蕩中上揚,啟動護盤模式,而中小盤股則頹勢依舊,盤面一片狼藉。“主要原因還是小股票‘三高’問題比較嚴重,股價高、漲幅高、機構持倉比例高,公募基金在經歷過年底排名大戰之后,都在調倉,主要針對這些小股票,要把倉位降下來。”這位投資總監說道。
另外一家私募基金經理也持相同看法,他對記者透露,在年底前多數私募重倉股多集中在小股票上,因此市場要消化掉調倉帶來的沖擊,尚需些許時日。
但大跌帶來的還有機會。“我加了不少倉位”,前述投資總監告訴記者,經過連續兩天大跌,一些股票已經出現買點,“特別是一些國企改革和供給側改革概念股,已經是3000點以下的價格了”。
在消化掉機構調倉、央行降準落空以及適應熔斷機制之后,他判斷市場在近期會走出一波“春季行情”,這波行情快則在本周內出現,慢則在月中出現。
操盤手自述全天操作
周二早盤兩市雙雙低開,一位私募操盤手向記者表示,集合競價期間,大盤表現較差,但題材股不乏高開,因此早盤預判,股災再現的可能性不大。“基于這個判斷,我們用部分倉位低吸了強勢題材,比如軍工股。”他說道,新年開始一路都在減倉,倉位較輕,便于做震蕩市的日內高拋低吸。
滬深兩市在下午14時急速下挫,上證指數一度跌破3200點,而農業銀行瞬時出現20多萬手的“買一”掛單。
“股災救市期間熟悉的掛單又回來了。”他判斷,國家隊開始進場,因此在個股放量下殺時,選擇了再次加倉。
與此前股災不同的是,盤中有媒體發布國家隊進場消息后,市場的反應是加速下跌,資金抽逃。“有些資金害怕國家隊入場,是股災再次來臨的信號,提前離場。”他認為,等市場消化這一利空后,抄底資金進入,大盤迅速止跌回升。
“接近兩點半的時候,尾盤的恐慌情緒已經釋放完畢,我們最后將倉位加滿了。”他說道。
據報道,在銀行股之外,國家隊還買入了鋼鐵股。而從撫順特鋼、首鋼股份和華菱鋼鐵的成交回報來看,買入主力并非是機構,多是游資的營業部現身買入前五席位。比如2015年牛市的龍虎榜霸主——中信證券溧陽路營業部,凈買入撫順特崗4087萬元。
“這說明,國家隊買入的鋼鐵股可能并不多。”上述操盤手判斷,國家隊掛了大單,但實際成交量并不大。“而一線游資判斷有大機構在托住鋼鐵股,便順勢做多,帶動藍籌企穩回升。
對于后市走向,上述公募高管認為,大盤還難言止跌,大概率是從急跌到緩跌的過程。“大盤什么時候止跌取決于創業板何時有效反彈。”他說道。 (騰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