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陳淑華 通訊員陳華森)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了打造“五個泉州”,而教育在促進人口集聚、加快城市發展、完善公共服務、提高城市品位中的作用十分凸顯。在“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市教育局提出了至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致力打造教育現代化體系。
教育局局長鄭文偉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全面普及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基本實現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特色優質發展,重視和支持發展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強烈期盼、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
今后五年,將實施幾大重點工程:實施“教育強縣”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力爭在全省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居前列;實施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全市力爭新建公辦幼兒園99所,至2020年,全市公辦性質及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資源可提供的學位數占在園幼兒總數的80%;實施教育民生建設工程,全面實施中小學擴容工程、薄弱校改造工程以及校安工程,全市中小學建設發展項目545個,規劃建設面積266.5萬平方米,新增學額20.6萬個。
應對城市化進程加快、計生政策調整等使學生數量增加的情況,今后5年,市教育局將合理調整中心城區中小學布局,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擴容工程。將全面建成泉州城東學園、東海學園和江南學園并投入使用,適時推動北峰學園建設;推動“名校辦分校”、“老校帶新校”、“強校扶弱校”,實施集團化辦學、市與縣公辦學校聯合辦學等方式,加快優質教育資源擴容增量,推動泉州五中橋南校區、師院附小石獅校區、泉州臺商投資區實驗學園建設;同時繼續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將實施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成50個、100個左右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職業院校省、市級特色專業,建設10個左右市一級職教集團;初步建成2所服務泉州經濟社會發展專業特色明顯的應用技術類型大學,建成2所以上高水平的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大力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社會貢獻力。實施優秀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建設一支數量足、師德好、專業水平高的中小學教師隊伍,支持高校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
教育質量提升,造福萬千家庭。繼續實施教育質量工程,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增強辦學活力。期間,將組織實施“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泉州市實驗工作,創建一批勞動教育特色學校;設立500萬元專項經費,建立10個市級學科競賽與科技創新基地校,組建學科聯盟,保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在全省走前列;充分運用信息化平臺,改進師生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特別是使用全國卷后的高考質量;深化與國際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教育交流合作,建立10個面向國內外的游學服務基地;全面深化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傳承閩南文化。
教育部門還將實施特殊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到2016年年底,全市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6%以上,全市所有特教學校均開設學前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