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努力建設創新泉州、智造泉州、海絲泉州、美麗泉州、幸福泉州,到2020年,力爭全市生產總值超9000億元、年均增長8.5%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10萬元,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政府工作報告》
“創新泉州” 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每個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均形成一個以上高端創新服務平臺,力爭到2020年全市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進一步抓好金改、“民綜”改革、新型城鎮化等國家級試點,形成促進改革創新的體制架構。
◎拓展提升“晉江經驗”、“泉州模式”,最大限度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
“智造泉州”
建設“中國制造2025”樣板城市
◎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泉州制造2025”,建設“中國制造2025”樣板城市。
◎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擴量,著力發展“大旅游、大物流、大健康”產業。
◎培育壯大特色現代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力爭到2020年,重工業比重達42%、第三產業比重達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達16%。
“海絲泉州”
全面實施十大行動計劃
◎全面實施建設海絲先行區十大行動計劃,加快泉州港復興,辦好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致力深化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的“五通”,深化泉州與臺港澳合作。
◎按照全省三大中心城市定位,做大做強環灣中心城市,實施古城保護提升計劃,建好縣域“大城關”及鎮域“小城市”。
◎積極穩妥并加快推進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力爭到2020年,環灣區域建成區面積達233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化率達68.5%。
◎大力保護弘揚“海絲”文化,持續建設東亞文化之都和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核心區。
“美麗泉州”
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體系。
◎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推廣綠色循環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幸福泉州”
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脫貧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加快優質教育、衛生等資源的優化布局和有效供給。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推動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提高依法治市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