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五載繪就“五個泉州”恢弘圖景
看圖讀懂“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編者按
昨日,《泉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正式提交市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審議。《規劃(草案)》歷數了“十二五”時期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提出了我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的目標和路徑。為推動規劃實施,我市專門建立“十三五”重大項目庫,采取滾動管理方式,目前已策劃形成700多個項目,總投資1.5萬億元。
今日的一條條思路、一串串數據,將化為來年“五個泉州”建設的恢宏圖景。未來五年的泉州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本報以圖表的形式,為讀者直觀呈現。 □本版文字:朱娟娟 游怡冰 本版圖片:陳起拓 陳曉東
“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基本完成
經濟發展躍上新臺階
地區生產總值達6149億元(預計,下同)、保持全省首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7.3萬元。
成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地方試點。
實現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九連冠”。
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2000萬噸。
社會建設取得新成效
實現市縣兩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藥品銷售零差率全覆蓋,新增醫療機構床位1.1萬張。
榮膺東亞文化之都、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新增城鎮就業76.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2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參保率和養老保障參保率分別達99.98%和9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3萬元和1.59萬元。
城鄉建設呈現新面貌
海灣型城市框架逐步成型,環灣區域建成區面積達206.5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化率達63.5%。
東海、城東、北峰豐州、晉江濱江、臺商投資區等新區開發加快,東海隧道、田安大橋、黃龍大橋、南北迎賓路拓改等一批重要城市主次干道和跨江通道建成通車。
濱海公園、桃花山公園、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江濱路綠道慢線等一批公共空間和市政設施建成投入使用。
中心市區新增綠地2000公頃。
基礎設施再上新水平
實施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5萬億元,泉州灣大橋、沈海高速復線泉州段、南惠高速、南石高速、晉石高速、金安高速、莆永高速泉州段、福廈鐵路惠安站、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改擴建、南埔電廠二期、鴻山熱電廠二期、晉江下游防洪岸線整治及江濱路續建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入使用。
實現縣縣通高速,83%鄉鎮通達三級及以上公路,五年累計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60公里。
泉州動車站開通始發動車,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獲批對外開放。
生態文明邁出新步伐
生態環境質量位居全省前列,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
重點流域和近海水域五年投入治理資金近80億元,完成552個整治項目。
“兩江”上游水資源保護專項補償資金提高到每年3億元。
空氣質量位居全省前列,所有縣(市、區)空氣質量均達到或優于國家二級標準。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
獲批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和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
新增登記市場主體超18萬戶。
小微企業信貸覆蓋率比金改前提高20.8個百分點。
新增上市企業39家。
全面實施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累計發證300余萬張。
對外經貿規模日益擴大,五年累計外貿出口超700億美元,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170億美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