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全面開展城鄉低保對象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80多萬城鄉低保人員逐一核對,不符合標準即核即退,遏制錯保漏保將不再是紙上談兵
一把尺子量到底讓“人情保”無處遁形
東南網1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園園) 為避免“錯保”“漏保”“人情保”等現象發生,讓真正的困難群眾享受國家低保政策,實現“精準低保”目標,省政府決定近期在全省全面開展城鄉低保對象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精準識別認定低保對象,確定低保家庭及對象中的勞動能力情況,并相應提高各地的農村低保標準,實現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相銜接。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只有真正把低保對象摸清摸準,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把該保的保住,不該保的及時退出,才能扶真貧、真扶貧。”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陳晨光介紹,省委、省政府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扶貧開發工作部署,制定出臺推進我省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我省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任務。低保作為兜底扶貧的一項重要措施,著力推進“精準低保”,是開展“精準扶貧”的重要前提。作為我省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礎性工程,扶貧開發對象和低保對象的精準識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據了解,2015年,我省城市低保人數為12.84萬人,農村低保人數為71.66萬人,共發放低保金約22.01億元。為了實現到2020年我省貧困人口全面脫貧,使廣大貧困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今年起,省定農村低保最低標準將從2300元提高到2650元。“十三五”期間,每年都將提高350元,到2020年農村低保家庭年人均收入達4050元以上,與省定扶貧標準實現二線合一,將無法通過開發扶貧措施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給予兜底保障,做到應保盡保。
省民政廳表示,全面開展城鄉低保對象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就是對現有的已納入低保保障范圍的對象和提標后新申請的低保對象進行全面核查和清理,通過信息化比對和逐村逐戶調查,對低保申請人家庭的收入、財產進行核查,看是否符合救助申請的準入條件。經過核查,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群眾,要及時地、一個不漏地納入低保保障范圍,對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經濟狀況超過當地低保規定標準的,要堅持原則,立即清退。對“騙保”行為及時予以懲戒,對因濫用職權、弄虛作假、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而發生“錯保漏保”和工作中不作為、亂作為、不落實的工作人員,依法依紀給予嚴肅處理。
記者手記>>>
成功在于精準
未來5年,脫貧已成為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攻堅戰。“精準”更成為脫貧之舉成功的關鍵。
“低保兜底”是扶貧的最后一道屏障。對全省80多萬低保對象家庭狀況逐一核對,就是要改變以往大水漫灌、低保金“天女散花”的粗線條工作方式,通過深入調查,把低保對象摸清,把家底盤清,切實做到有進有出,應保盡保,實現精準管理。
低保對象精準識別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馬虎不得,更不能敷衍?;鶎痈刹縿毡啬贸鰢篮蛯嵉淖黠L,跑遍每個貧困戶,逐村逐組調查、一家一戶走訪,做到心中有數,堅決杜絕“錯保”“漏保”“人情保”等現象,讓每一分未來美好生活的“種子錢”都用在刀刃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