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4日訊 800份美麗伴手禮送出去,就有800個宣傳泉州的“形象大使”,他們帶著展示泉州風土人情的海都特刊等禮物,奔向全國各地乃至國外,讓美麗泉州有了一次更深更廣的推廣。
1月27日起,海都報聯合泉州市旅游局推出“把美麗泉州帶回家”春運特別策劃,海都記者兵分多路在機場、動車站、汽車站,邀各路旅客參與,送上一份特別的伴手禮:有海都亞藝特刊《泉州歡迎您》,以純視覺的方式展示泉州風貌;有海絲特刊,展現泉州海絲風情;有手繪地圖,引領玩轉泉州鄉村生態游……
本次策劃得到極大響應,很多人返鄉后積極向親朋介紹泉州,還發回與亞藝特刊、海絲特刊的合影。還記得那兩位烏克蘭美女嗎?她們現在人雖然還在中國境內,但是她們已經將泉州手繪地圖拍下,傳給了遠在烏克蘭的家人與朋友,還介紹泉州給他們聽呢!她們給我們發來了家鄉的美景,說是要和熱情的泉州人做個交流。
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出寶陽說,這些天他看過海都報策劃,覺得眼前一亮,給人溫暖。“這種方式讓多元文化交融互補,豐富拓展了美麗泉州的內涵。”他說,泉州本來就是一個多元文化寶庫,要建一個更大的美麗泉州,離不開各種特色文化的交融,取長補短,形成更豐富的閩南文化內涵。
“此次活動,連烏克蘭等外國友人也參與,這對于泉州‘走出去’很有意義,未來針對海絲沿線國際客源市場,泉州市旅游局也會加大宣傳力度,讓泉州旅游更多地‘走出去’。”泉州市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回音壁
“我的家鄉歷史也很悠久,想和熱情的泉州人做個交流”
——烏克蘭姑娘Julia
烏克蘭美女Julia在泉州呆了四天之后,如今和朋友正在福州游玩。她告訴記者,自從來過泉州后,她和朋友都很喜歡泉州這種古城“舊舊的”感覺,到福州后也在到處尋找“舊舊的”感覺。
Julia覺得泉州這份手繪地圖畫得很有特色,很可愛,她還拍下了照片,傳給了烏克蘭的朋友觀賞。“上面都是中文,看不懂,但是看那個畫工,朋友們都覺得很可愛,還讓我們給他們講泉州的美景。”Julia說之前她和她朋友提起中國都是只知道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而此次朋友看過泉州的照片后,都覺得來中國就是應該多尋找有歷史的城市,多逛逛小街道,尋找古老的感覺。
“我們家鄉也有350多年的歷史了,不過感覺好像沒有泉州有那么多說得上名字的旅游景點。”Julia這兩日給海都記者發來了許多她從小生活的烏克蘭的一個城市Kharkov(哈爾科夫),這個城市是二戰名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蘇德之間進行了反復的拉鋸,進行了四次哈爾科夫戰役,幾經易手,城市遭嚴重破壞,戰后重建。
在Julia看來,家鄉的城市雖然歷史也很悠久,也有很多美景,但是都沒有做宣傳,很難能夠像泉州市民一樣對當地的景點如數家珍。Julia說她回去后要多跟朋友一起在自己家鄉中尋找古跡,并介紹給記者聽,和熱情的泉州人來個交流。
“有了這份手繪地圖,以后來泉州就可以深度游了”
——莆田的小伙劉鎮榮
劉鎮榮首次來泉州,7天就將創業地點定在了德化。而此次回到莆田,他家人看到他手提的伴手禮,都感到十分好奇,一家人還一起和其中的手繪地圖合影。“家人都還沒來過泉州,本來對我到泉州創業他們還有點反對,現在看了這些宣傳資料,都覺得泉州很不錯,還說過年后要跟我一起到泉州旅游呢。”劉鎮榮很感激本報舉辦這樣的活動,為他省去了為家人解釋泉州的力氣。
他身邊有幾位朋友之前都有來過泉州旅游,但是因為對泉州不熟悉,都只能按照網絡上給出的攻略,在市區內走走逛逛。“他們看到我這次帶回去的手繪地圖,都感慨原來泉州還有那么多美景沒去過。”劉鎮榮說,哥們幾個都已經開始商量等他的公司起步后,就要結伴到泉州進行一次深度旅游。
“來年暑假,帶侄女來看看泉州”
——湖北襄陽賈女士
湖北襄陽的賈女士,到泉州打工一年,1月28日,她踏上回家的旅途,欣然加入了海都報的策劃活動。昨天,她給我們發回了在老家襄陽拍下的照片。
這兩天襄陽下雪了,天還挺冷的,幾個孩子在雪地里玩得開心,她喊來了小侄女,穿上喜慶亮眼的紅外衣,以院子里的雪景為背景,讓侄女舉著海都報的特刊《亞藝節在泉州》拍下了照片。
看到海都報特刊里拍下的泉州美景,一家人都直夸好看,小侄女也喊著要跟賈女士來泉州玩。賈女士說,她已經答應小侄女了,等到今年暑假放假了,就把她從老家接到泉州來,親眼看看照片上的泉州美景。
“讓我們全家上了一回報紙,我也得替咱家鄉宣傳宣傳!”
——在湖北過年的永春人陳女士
永春人陳女士,跟著丈夫和兒子回湖北老家過年。這兩天湖北下雪了,到處白雪皚皚的,美極了!昨天,她給我們發來了在湖北的照片:一片白雪皚皚,在她婆家附近的小河邊,一家三口在雪地里抱成了一團。
和婆家的風景完全不同,從泉州帶過去的海都特刊,向丈夫的家鄉人展示了泉州特色。陳女士說,她和丈夫一個在泉州一個在湖北,有緣分相遇,如今有兩個家,一個在泉州一個在湖北,過年也變得熱鬧許多,海都的這次策劃,“讓我們全家上了一回報紙,我也得替咱家鄉宣傳宣傳!”
反響篇
“把泉州的美當作伴手禮,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和記住”
——泉州市民李女士
“我是老泉州人了,平時也喜歡泉州的歷史底蘊,喜歡這個古城風范。最近十多年來,泉州的變化很快,這少不了外來朋友的貢獻。”李女士說,平時在單位里、生活中也常常碰到外地人,他們在泉州工作了不少年,愿意呆這么久,也說明泉州這個城市好。到底好在哪里?海都報的這次活動,就是讓他們來給泉州代言的,把泉州的美當作伴手禮帶回去,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和記住。
“讓更多的人,從文化的角度了解、知道泉州這個城市”
——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傅孫義
“這也是宣傳泉州的一種好方式”,傅孫義看到本次策劃后感嘆,他的不少朋友吃穿住行全在廈門,每次來泉州只是匆匆一瞥就離開。他認為,這是缺乏宣傳造成的。
“景點宣傳和文化宣傳兩張皮,要靠文化留住人。”在傅孫義看來,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內涵,一個有內涵的城市才能讓人流連忘返,而美麗的景點在全國卻很多。比如,他覺得泉州童謠、方言是文化載體,應讓外面的人了解泉州文化。此外,在文化宣傳中,要加大文化亮點挖掘。
“本次策劃,就是一種文化宣傳,比如給在泉州打拼的新泉州人一本‘海都特刊’,上面有泉州美景,有泉州的海絲遺跡,這可以讓更多的人,從文化的角度了解、知道泉州這個城市”。
“讓更多國內外游客認識海絲文化,喜歡到泉州旅游”
——泉州市旅游局有關負責人
“外來務工人員平時忙于工作,對泉州文化可能了解還不多。”泉州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對文化底蘊深厚的泉州意義很大,給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一個很好了解泉州的渠道。
據悉,春節期間,泉州還將繼續開展外來務工人員免費游泉州的活動。“留下來的通過免費游泉州,體驗泉州文化;而未留下來的則通過此次活動,也可以對泉州文化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該負責人介紹,通過此次信息的傳播,他們也能夠為故鄉家人與朋友介紹泉州,推介泉州美好的工作環境。
另外,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一帶一路”的帶動下,近年來,泉州與海絲沿岸國家的交流互動不斷增強,外國友人來泉旅游的人數也逐日增加。“此次活動,連烏克蘭等外國友人也參與,這對于泉州‘走出去’很有意義,未來針對海絲沿線國際客源市場,泉州市旅游局也會加大宣傳力度,讓泉州旅游更多地‘走出去’”。
“這種方式讓多元文化交融互補,豐富拓展了美麗泉州的內涵”
——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出寶陽
“這個策劃形式新穎、選點巧妙,給人印象深刻。”出寶陽說,這些天他看過本報“把美麗泉州帶回家”春運策劃報道,當時覺得眼前一亮,以往春運策劃都是人擠人、很壓抑的展現形式,而這個策劃卻給人溫暖。
“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五個泉州’,其中有美麗泉州,海都報春運策劃切入這個點,讓新泉州人帶些泉州伴手禮、手繪泉州旅游地圖等小禮品返鄉,是個很有創意的選點”。讓新泉州人將泉州特產、美景帶回故鄉,既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在情感上進一步融入泉州,又擴大了泉州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了泉州城市形象,可謂一舉兩得。
“其實,這種方式也讓多元文化交融互補,豐富拓展了美麗泉州的內涵。”出寶陽說,泉州本來就是一個多元文化寶庫,要建一個更大的美麗泉州,離不開各種特色文化的交融,取長補短,形成更豐富的閩南文化內涵。另外,他還建議本報策劃可在形式上進一步創新拓展,主題可以更加多元化一點,由美麗泉州向其他四個泉州延伸。(海都記者 謝洛靜 陳建輝 彭思思 花蕾 謝明飛 呂波 黃瑾 林天真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