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大學生身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寫下200多篇感人文章——
樂觀面對病魔 出書眾籌治療
【核心提示】
23歲,本該享受年輕的快樂和自由,綻放青春的夢想和光芒,然而,泉州理工學院13級會計專業(yè)學生范燁卻與病魔搏斗著。2014年,她被查出患有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必須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承受病痛的她偶爾會抱怨生命的不公,但更多時間里,她微笑面對現(xiàn)實,相信“自助者,天助之”,并用一篇篇文章打動著網友。在朋友的幫助下,她的200多篇文章匯集成書,在眾籌網上銷售募集醫(yī)療費。 □本報記者 吳志明 實習生 余藝虹 通訊員 王見明/文 范燁/供圖
不幸 花季少女患病
范燁1993年出生于龍巖長汀,是獨生女,15歲時,她的手臂上突然出現(xiàn)很多小血點,家人起初以為是皮膚過敏,經檢查后,發(fā)現(xiàn)是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yī),但沒什么效果。
2014年2月19日,她在泉州理工學院讀大一時,一次意外摔倒導致大出血。當年4月4日,她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剛確診時,有一次她突然暈倒,父母將她送到醫(yī)院輸血才見好轉。此后,她開始了每周一次的輸血,至今,她都記不清共輸了多少血,“一袋血是600多元,一袋血小板是1000多元,每次要輸兩袋血,偶爾輸血小板”。至今,治療費高達四五十萬元。
長期治療,副作用也開始顯現(xiàn),她渾身發(fā)癢發(fā)紅,關節(jié)疼痛得連嘴都張不開,一次次的骨穿活檢更是疼得入骨。醫(yī)生建議她進行骨髓移植,目前正在尋找配型的骨髓,但巨額的手術費用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范燁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十多年前企業(yè)改制時下崗了。為了給女兒治病,他們賣掉了祖輩留下的房子,并四處籌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