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中,傳統節日以其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滋養著民族的心靈。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傳統節日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拓展創新,始終煥發著迷人的光彩。剛剛過去的春節和元宵,惠安的土地上洋溢著歡樂祥和氣氛,以“一村一品”活動的開展為載體,一場場異彩紛呈的民俗活動接二連三,為“我們的節日”擺上一道道文化大餐,也詮釋了“我們的鄉土”最深沉的可愛。
延續半月的“兩節”活動,讓惠安“一村一品”找到了最生動的精彩大舞臺。此時此地,各領風騷的文體活動張揚著鄉土的節日、民俗的盛宴,看得見的鄉愁讓廣大群眾不忘本來,溫情脈脈的人文情懷有力拓展著農民特有的精神文化家園。
看,正月初三,一場年味十足的漁家風情文化節在惠安東橋鎮西湖村隆重舉行。南音彈唱、傳統腰鼓、古箏獨奏等節目輪番登場。來自全鎮的19支草根文藝團體,用獨特的表演方式,融古老和現代于一體,將海洋民俗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西湖村背靠大海,祖輩們撒網捕魚,發展養蟶及牡蠣產業,以漁為生。西湖村把“漁家文化”定為本次文化節的主題,現場不僅有熱力四射的文藝匯演和鑼鼓踩街,還舉行挖牡蠣等傳統比賽,還能欣賞到別具一格的書畫展,品嘗到具有漁家特色的美食,吸引了許多村民觀看。
聽,正月初六,崇武鎮潮樂村一片歡聲笑語。村民們正熱熱鬧鬧地唱漁歌,打拍子,用他們的方式歡度新春佳節。走進潮樂村水關內,漁家角力競技賽現場人聲鼎沸,近20名身著“紅柴汁討海衫”、腰系紅綢帶的力士們,“激手尾力”一比高下。同場競技者有二十出頭也有年近六旬的,既有兄弟對陣也有朋友同場。近年來,潮樂村逐步形成了村民、企業文體活動“四項連屆”制度,“四項連屆”即四項傳統活動連屆舉辦,四項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在節前節后輪番上演,不僅豐富了群眾文化活動,讓村里的年味越來越濃,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狀態。
春節期間,崇武鎮大岞村新春活動別開生面。幾十名身穿惠女服飾的惠安女登臺獻藝,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閩南語歌曲,吸引了近百名群眾駐足觀看。在大岞惠女風情園,惠女拔河友誼賽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選手們大展身手,靚麗的惠女服飾吸引了眾多游客加入了助威隊伍。近年來,大岞村借助“一村一品”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契機,多形式開展鄉村文化活動,并積極融入惠安女元素,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惠女文化活動。春節期間,大岞村還開展鄉村籃球賽等各項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樹立農村文明新風尚……
在“一村一品”活動的帶動下,惠安文化人忙趕場、鄉村民眾趕“文化墟”的現象正在成為風尚。他們逐步成為各種文體活動中的主角,各得其所、各享其樂,在鄉村大舞臺中樂享文化的滋養?;莅厕r村群眾,正從曾經的“文化看客”,轉變為現在的“文化主角”。
記者手記
文化慰鄉愁
新春佳節,何處安放愈加濃烈的鄉愁?在惠安,這里的鄉愁不帶傷感,因為隨著“一村一品”群眾文化活動的展開,鄉村人氣旺了,事業興了。
有根的鄉土文化更有味?;莅驳?ldquo;一村一品”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就是抓在了根脈上。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出發于鄉土味,立足于接地氣,與農民的所需、所盼同頻共振,自然能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生發出無限活力。同時,許多鎮、村在活動中結合各自的優勢、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群眾文化品牌,辦出了民俗踩街活動、民俗游藝節、漁家文化節、鄉村旅游文化節,也能帶動當地旅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再添一把火。
有了文化的滋養,鄉村不蕭索,紅火鬧新春。從文化出發,鄉村將建成更殷實的家園。
□本版文字: 殷斯麒 駱藝玲 邱旭偉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