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擁有產值超千億元的體育產業,如何將這一手好牌打成好局,真正將晉江打造成名副其實、活力十足的體育城市?
近日,一批國內體育產業知名專家學者共聚晉江,在實地調研晉江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后,為晉江打造體育城市之路指點迷津、出謀劃策:對閑散舊廠房進行改造,為群眾就近提供更多體育場館;引進更多職業賽事,形成標志性品牌,迅速提升城市影響力,拉動體育消費;對永和廢棄礦區進行合理利用,打造極限運動等賽事……
體育讓城市更具魅力,為城市發展增添新活力。當前,晉江正圍繞打造體育城市這一主題,謀篇布局、全面規劃城市發展,將體育元素融入各個方塊、各項產業,充分推動“體育+”跨界融合,讓晉江這座體育城市處處有體育基因,讓人民切實樂享健康體育之美。
跨界融合 做強體育產業
2007年,以體育用品制造為主導產業的晉江,迎來了一個響亮的新頭銜——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這也是繼深圳、成都之后,全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
從此,晉江展開了一系列打造體育城市的工作,推動了本土體育企業飛速升級、做大做強。
據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管理處統計,2015年晉江體育產業總產值超1100億元,占全市總產值的29.7%;體育產業增加值380億元,占全市GDP的23.75%;擁有國家級體育用品品牌42枚;體育用品上市公司21家;服務全國的外向型體育健身娛樂企業1家,1家企業成為里約奧運會官方贊助商,2家企業成為中國奧委會贊助商……
在這9年里,晉江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體育產業發展上呈現“一強一弱”的顯著特點,即體育用品制造和銷售業高速成長,體育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
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如今,晉江站在新的起點上,再次謀劃體育城市的發展,對這座城市的未來具有新的特殊意義。
“晉江要打造體育城市,就應當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運動之城、體育之城,讓體育變成城市的影響力、城市的經濟生產力、城市的文化傳播力和社會的親和力,從而打造差異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建議,晉江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實現體育服務業和體育用品并重、“體育+”和“互聯網+”并重,讓體育融入旅游、文化、衛生、醫療、健身等相關行業,并利用互聯網來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產品研發、設計、銷售流程,提高晉江體育企業的綜合實力。
為此,晉江專門設立體育產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扶持體育產業基地建設、體育競賽、技術創新、品牌培育、人才培養等。
今年,晉江發力做強體育用品產業,通過引進一批體育產業重點項目,推進體育產業跨界融合、轉型升級。同時,引導和支持舒華等體育用品及裝備企業,積極向國家體育總局、省體育局申請“體育產業示范基地”。
引進賽事 拉動體育消費
在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李元偉看來,體育城市一定需要有著名的賽事,職業體育是體育產業的龍頭,對城市發展有很大帶動作用,“晉江現在有潯興籃球俱樂部,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職業俱樂部的賽事優勢,為晉江的體育城市建設加分。”
近年來,晉江堅持以“政府引導、企業承辦、社會參與”為主要形式,組織舉辦國內外各類體育競賽,先后成功承辦CBA晉江賽區比賽、中國足協杯比賽、亞洲沙灘排球賽、全國沙灘排球大滿貫賽、中國晉江(國際)自行車公開賽、全國健美健身冠軍總決賽、中國羽超聯賽季后賽等,體育競技人才輩出,國家隊在役晉江籍運動員6人。
晉江文體新局表示,今年晉江將優化體育賽事資源,打造一批賽事品牌,大力發展大眾體育賽事,重點扶持職業專業體育賽事,適時引進世界高端體育賽事,以此拉動體育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全民參與 打響群眾體育
全民健身熱是晉江獲得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一大優勢。據晉江文體新局介紹,晉江曾先后獲得全國體育先進市、群眾體育先進集體、武術之鄉、游泳之鄉等一大批榮譽,全市各類體育場地2600多個,每萬人體育場地12.69個,注冊成立體育社團76個,每年舉辦籃球、排球、足球、游泳等群眾性體育賽事2000多場次,“可以說,晉江的群眾體育工作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活動、階段有高潮、常年不斷線。”
這幾年來,為了讓群眾就近參與體育健身,晉江打造世紀大道“10分鐘體育生活圈”,建設八仙山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全程28公里的“一山一水”慢行系統,配建3.5米寬自行車道,依托山脈打造休閑步道,依托水系打造親水慢道……
目前,晉江正引導和支持自然資源豐富的紫帽山、圍頭灣等地創建省級體育旅游休閑基地,并打造富有特色的傳統體育節慶與旅游休閑結合的活動品牌,如刣獅、五祖拳、太極拳、水上捉鴨等民間賽事。
(記者黃祖祥 通訊員姚煜娟 陳福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