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篇▲▲▲
經濟增速現企穩信號
二季度仍有降準空間
在注冊制暫緩推行、戰略新興板推出尚需研究、中央證金匯金短期不會退出市場、深港通今年適時啟動等多重政策利好下,3月份滬指大漲11.75%,創出去年6月份回調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一改前兩個月,尤其是1月份深調的格局。對此,市場人士表示,政策面暖風對A股市場的回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市場進入二季度后,整個宏觀經濟面如何呢?又有哪些財政貨幣政策會對A股帶來影響呢?
從近期PMI、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數據來看,經濟現“弱復蘇”的企穩信號。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3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2%,自去年8月份以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紅駒公開表示,央行前期降準的政策效果預計在二季度將顯現。再加上地方債的置換,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將輕裝上陣,利于經濟的進一步回暖。目前我國經濟已經有部分先行指標好轉。但要想讓經濟保持企穩態勢,仍然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配合。
在上述背景下,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包括社科院、中國銀行、招商證券、瑞銀投資等多個機構近期發表報告顯示,預計二季度還有降準空間。社科院報告建議,在社會總需求仍然偏弱的大背景下,應保持適度的貨幣供應增速;配合供給側改革,為實體經濟提供適宜的流動性,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預計二季度中國跨境資本流動情況會好于一季度,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減輕,為存準調整打開空間。
另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仍需要貨幣來驅動;在通脹預期等多種因素下,今年的降息可能被“封殺”,但不會阻止降準的步伐,在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GDP增長在6.5%以上的目標下,預計今年至少降準六次,一次0.5個百分點,國家在3月初降準一次后,估計在4月底之前,應該還有一次降準。”
事實上,在《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也提出:2016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這也一定程度顯示,整個2016年的財政貨幣環境將處于相對寬松的狀態。
對于當前在經濟增長中仍處于十分重要地位的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徐洪才表示,預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在10%至11%之間,不能跌破10%,才能支持經濟的進一步復蘇。而今年穩增長的關鍵還是穩投資,預計未來基建投資要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也將陸續落地。當前房地產投資已現回升,制造業投資目前還未出現明顯回升。而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三大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85%左右。通過投資結構的調整優化經濟的供給側調整,也是十分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近來,各地也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快地方國企改革的步伐,據了解,包括福建、廣東、山東、江西、四川、重慶等多地紛紛制定推出國企改革細化方案和試點計劃,隨著各地政策的逐步落地,也將為相關國企類上市公司帶來新的機遇。
而在二季度末,深港通開通預期將增強,從政府工作報告到證監會主席答記者問,均透露出今年深港通有望開閘。據媒體報道,預計深港通的細節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公布,下半年將正式實施。
另外,二季度末的6月份,影響資本市場的一個重大事件便是A股能否納入MSCI指數。近期這一問題也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各大機構基本呈看好態度。瑞銀最新報告指出,深港通的開通將促使主要指數供應商MSCI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MSCI將于4月份評估大型機構投資者,屆時有望宣布將于6月份接納A股,這將成為A股市場另一重大利好。
盡管有諸多利好預期,但二季度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一、通脹的上行或制約貨幣政策的空間。2016年2月份,全國消費者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3%,明顯高于預期和前值的1.8%,這也是時隔一年半之后,CPI漲幅首次突破2%。春節后食品價格有違季節性規律的居高不下,再加上前期低迷的大宗商品強勢反彈、部分區域房地產價格上漲較快,均加大了通脹上行的預期。
二、二季度美聯儲加息預期時點漸近。3月30日,美聯儲主席耶倫發表講話。講話略低于市場預期,偏鴿派,美元加息預期降溫。但一旦加息預期上升,全球流動性將面臨收縮。所以仍需警惕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
整體來看,二季度A股宏觀政策面氛圍仍較好。分析人士表示,當前資本流動相對穩定,人民幣匯率趨于平衡,整個二季度的宏觀環境相對趨暖,外加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整個資本市場有望延續三月的反彈行情,但反彈空間還需結合成交量、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定。
三月日均成交額上升近兩成
貨幣政策或維持寬松局面
3月份,A股市場呈現震蕩反彈的態勢,滬指累計上漲了11.75%,而創業板指數累計漲幅更是達到19%,3月份兩市累計成交額為133330億元,當月日均成交額為5796.96億元,較2月份增長18.97%。昨日,股指低開后探底回升,全天表現強勢,4月份滬市迎來開門紅。而分析人士也紛紛表示,4月份A股將會如何運行,要看資金面的“臉色”。
要說資金面當然離不開融資融券的情況,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3月31日,場內兩融余額為8809.33億元,相比2月末兩融余額8996.35億元,環比減少了2.08%。盡管3月份融資融券市場出現小幅下降,但近兩日場內兩融余額出現上升的趨勢,3月30日場內兩融余額為8801.26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上升0.50%,而3月31日場內兩融余額上升0.09%,這兩日累計凈融資凈買入達51.15億元。
與此同時,外資近期不斷進場掃貨,截至3月31日,滬股通連續17個交易日凈流入,3月份流入181億元創近7個月新高。滬股通啟動以來資
資金篇▲▲▲
編者按:3月份,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分別上漲11.75%和14.93%,實現市場預期的春耕行情,而隨著紅三月的出現,投資者對四月A股的走強期待進一步提升。分析人士表示,自1991年4月以來,滬指在過去的25年間,4月份上漲次數為15次,下跌10次,上漲概率達六成,這25年間月平均漲幅為4.98%。今年消息面暖風不斷,監管層暫停注冊制、戰略新興板推出仍需研究、強制退市機制,都極大地提升了投資者對于股市改革的預期,更給多頭提供了信心;技術面已形成雙底,且正處于反彈過程之中;資金面外管局、社保基金等超級主力異動頻頻,各路資金暗潮涌動,這些均為四月A股走好提供了條件。今日本版特從政策面、資金面、技術面和操作策略等四角度對4月份的A股市場進行展望與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
金連續多日凈流入的現象比較少見,連續10日以上凈流入的僅出現過5次,其中3次集中在牛市上升期,今年以來出現兩次,本次持續凈流入天數多達17日,自去年大幅調整以來還是首次出現。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滬股通連續的態勢,反映了海外資金對境內市場在某種程度上的認可,畢竟境內市場相比境外市場,今年整體表現相對較差,同時與實體經濟的復蘇態勢出現背離,在這種情況下,海外部分資金愿意在這個時候選擇經濟增長情況較好,同時股市相對比較低迷的市場介入,也即是一種逢低進入,低吸的行為。
據悉,3月28日,據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2016年2月3日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此外,今年3月份,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召開第五屆理事大會第三次會議,會議公布信息顯示,截至2015年底,理事會管理的基金資產總額達到19139.76億元,基金權益17968.05億元。其中,全國社會保障基金15085.9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676.39 億元;8個試點省(區、市)做實個人賬戶資金1149.25億元;廣東和山東省委托資金1732.88億元。市場普遍認為,條例的頒布,使更多機構資金投資A股市場有章可依,為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從央行的貨幣政策看,4月份有望持續向市場輸入流動性。昨日,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1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外,公開市場昨日將有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實現凈投放1100億元。本周公開市場實現小幅凈投放,全周凈投放150億元。申萬宏源表示,隨著財政支出力度加大,3月份財政存款可能會超季節性投放,也會緩解季末資金面壓力,逆投放可能放量以應對季末月初資金緊張。此外,4月20日左右還將有5510億元MLF到期,也將影響4月份的資金面。CPI指標方面,根據統計局50個大中城市農產品數據,3月份前兩旬的豬肉和蔬菜價格未出現季節性下降,尤其是豬肉價格大幅上漲,而華東寒潮和南方提前入汛對蔬菜價格有支撐,但蔬菜主要是白菜項目價格環比大幅上漲,也并非全面上漲,綜合考慮預計3月份CPI或在2.5%左右。由于需求基本面變化導致通脹發生趨勢性變動,或者物價變動顯著改變通脹預期并傳導至核心通脹,宏觀政策將作出相應調整,而當前核心通脹穩中有落。適度的物價增長對經濟是利大于弊的,不應該因為短期物價回升而擔心,在4月份資金面波動情況下,央行可能仍將采取續作MLF或其他方式補充流動性。
中航證券則認為,當前人民幣快速貶值、資金大幅流出的風險明顯緩解。二季度的大部分時間內美聯儲再度出手的概率較小,新興市場仍可享受一段緩和期。通縮形勢緩和。原油價格繼續反彈的空間已不大,對全球通脹水平的影響有限。國內通脹方面,考慮到近期商品價格的反彈以及去年的低基數,今年通脹水平將高于去年,特別是PPI的同比回升會較為明顯,通縮狀況得到緩解。但是從環比角度看,對于消費品和工業品價格回升的空間和持續性并不十分樂觀,因此年內通脹對寬松政策的抑制作用不會很強。經濟有望迎來短周期企穩反彈,中線繼續尋底。
技術篇▲▲▲
A股尋機突破底部區域
四月反彈走勢有望延續
3月份,上證指數上漲11.75%、深證成指上漲14.93%,其中,上證指數單月升幅是2015年5月份以來最大升幅。從這些跡象來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股市有開始回暖的趨勢,市場的信心也在恢復之中。那么,進入4月份,各大機構對A股走勢又有何判斷呢?
其中,申萬宏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方阻力較大,需要震蕩消化。美國加息預期再次淡化后,全球市場出現反彈,滬深股指再次來到前期高點附近。滬指3000點上方沖擊多次,始終未能攻克。而創業板指則在2250點的箱體頂部多次突破后又拉回,出現猶豫徘徊的情況。目前來看,基本面反彈的邏輯尚未受到嚴重破壞,市場的預期目前處于經濟小復蘇周期,經濟增長和通脹都是同步向上的,企業利潤應該是反彈的周期,因此目前總體是反彈的基本面邏輯。當然,由于投資者同時也預計這種復蘇的持續性不強,因此風險偏好尚未大幅提升,盤面顯示較為謹慎和猶豫。在沒有做空的邏輯和催化劑出現之前,目前仍是一個有利于多頭的市場格局,箱體震蕩,嘗試反彈仍是主基調。
與此同時,中航證券認為,2016年一季度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從政策和資金上均為二季度中國經濟發展做了一個有效的鋪墊。截至3月25日,在2月份至3月份連續四周的震蕩筑底過程中,保險、養老、社保基金、QFII、RQFII、滬股通等國內外各類機構抄底資金介入達2700億
元以上,中登公司最新周開戶數也突破50萬戶以上大關。進入二季度后,在“注冊制推后實施”、“證金轉融資”全面恢復并下調資費以及帶動券商融資利率下調等的刺激下,市場各類資金將有望持續介入,投資心態也開始恢復,指數可能逐步提高右側震蕩筑底中樞至2850點至3100點。預計大盤4月中下旬尋機突破底部區域開始繼續反彈走勢,進入3000點至3400點區域新一輪震蕩上行過程!
而以華鑫證券為代表的部分券商則表現的較為謹慎,認為A股市場構建新生態來日方長。
華鑫證券指出,近期行情活力收斂,缺乏賺錢效應。目前,A股在3000點附近是進還是退陷入嚴重的焦灼中,雖然吸引眼球的漲停股天天有,但市場缺乏明顯的賺錢效應,場外資金始終呈觀望態勢,場內資金呈圍城效應。短期市場受到即將陸續披露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業績制約;從中期局勢來看,仍會受到去年下半年損毀的制度體系未完善,以及市場整體估值不便宜的約束。
在這輪被稱之為“吃飯行情”的反彈過程中,A股于1月28日第一次止跌于2638點時的市場兩融杠桿率是2.12%,于2月29日第二次在2638點止跌時的兩融桿杠率是1.95%,但當行情反彈到3月21日3028點時,市場的兩融桿杠率卻收縮到了1.74%。這與以往行情漲時兩融杠桿率增,跌時杠桿率收縮的市場表現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反差。這說明對于這輪反彈,非但場外資金觀望入市,場內資金也是越反彈越以謹慎的態度來處置。
招商證券表示,市場在3月22日以來陰跌不斷后,以一根大陽線宣布反擊,3月31日寬基指數震蕩不斷,有藍籌板塊不斷做出向上突破態勢,但是均被擊退,市場量能有所放大。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距離高點均有幾個點的距離,中小板指則創出新高。各指數的算術平均線遠遠高于指數線,證明上攻并非由權重帶頭沖關,而是小市值邊緣股票的急速上攻導致。創業板指則缺乏權重的支撐,跌幅較大,到收盤時小幅度翻綠。
從原則上看,3000點附近的震蕩局面是目前市場心態的折射。浪形指引的5浪遲遲不能完成,下方的資金支撐則暫時存在,夾板行情已經持續了兩周。中線方向選擇已經迫在眉睫。此處惟一的化解方式是出現向上的長陽線,將整個復雜結構作為底部結構處理,即使后期回落,也是寬幅震蕩局面。一旦選擇向下,創新低后目標位置將根據破位處通道的寬度進行1倍至2倍數的測距。目前的通道寬度已經在400點以上,且每天都在擴大。
策略篇▲▲▲
存量資金博弈
優質成長股更具吸引力
目前市場仍是存量資金博弈格局且向上面臨前期套牢盤壓力,本輪反彈的高度和時間仍待觀察已成共識。如何把握4月份行情進行布局,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結構層面,在周期股和成長股的博弈中,長城證券更看好成長股的投資機會,其表示,成長股業績出眾且彈性較大,預計本輪反彈中表現較好;周期股處于前期利好預期消化及經濟數據持續驗證時期,更多的是結構性的投資機會,關注周期品價格上漲的邏輯鏈條。
本輪市場反彈邏輯尚未被證偽,政策呵護、經濟企穩跡象、匯率空窗期及資金入市意愿均對股市構成支撐。投資機會方面,首先,行業層面,建議關注TMT、農林牧漁、教育、環保等行業,精選其中的優質個股;其次,資本運作層面,建議關注殼資源、跌破定增價和員工持股價的相關標的;最后,主題性層面,關注養老產業、網絡安全、新能源汽車等板塊的投資機會。
與長城證券觀點不謀而合的是光大證券,其也關注成長股機會。光大證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市場在目前點位可以磨底,如果再下一個臺階,機會將非常確定。與不確定的系統性機會相比,繼續看好優質成長股的配置價值。
創業板的相對估值具備了一定的彈性,同時市場經歷了系統性下行后,估值大概率上將向分化式調整演變。在這一背景下,優質成長股有望通過業績高成長抵消估值壓力,相對配置機會是非常確定的,部分品種存在正收益的空間。繼續推薦電子、電力設備、環保、養殖和化工部分景氣度好轉子行業的優質公司。
此外,中泰證券也認為,市場有望延續此前反彈行情。配置上,首先,短期關注中小成長股;其次,密切關注穩增長力度加強之下,投資數據企穩帶動周期性行業的相對收益行情;最后,關注年報、一季報業績確定性增長行業,關注高送轉預期行業。
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已有1298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5年年報,業績增長公司達823家,其中,凈利潤翻倍公司突破200家。一季報方面,目前,共有583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372家,占比為63.81%。
而主題性投資品種則成為中投證券首選。中投證券認為,大盤大幅反彈過后震蕩整理,拋壓有所加重,直接表現為連續兩次上攻失敗,目前大盤已運行至前期密集成交區,箱體上沿強阻力位需要增量資金配合下才容易形成有效突破。預計大盤延續震蕩概率較大,個股仍有結構性行情,建議投資者在震蕩中逢低關注“一帶一路”、旅游、體育等板塊。
股票投資策略與上述機構較為不同的是平安證券,其更傾向于均衡配置。平安證券建議增配藍籌股,注重主題性博弈機會和應對可能出現的通脹彈性的防御性配置。第一,防御性板塊(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和生物醫藥);第二,供給側改革領域;第三,新興消費板塊,文化、傳媒、體育和教育。(記者 趙子強 任小雨 吳珊 喬川川)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