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領導到干部,從異地商會到本地企業,共同實施11項工程助脫貧
精準扶貧,力爭不讓一個貧困人口在全面小康進程中掉隊。當前,這一工作在南安大地正風風火火地開展:蓬華鎮一個月完成9村482戶1222名貧困人群精準識別,因地制宜對每戶貧困戶實施1至2個當地優勢產業扶持;梅山成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打造“多方掛鉤”大扶貧格局;霞美則以“一戶一策”精準發力、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向陽“三農互聯網+扶貧”培育出不少三農創客……
記者從南安市農業局了解到,南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動員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力量,做實功、出實招精準扶貧,出臺政策實施11項工程,力爭2017年全面脫貧。
扶持誰? 甄選最需要的貧困戶
精準扶貧,需要精準識別出真正的貧困戶。南安對此頗為用功。去年12月以來,南安在歷年基礎上,再次組織開展扶貧開發對象及享受低保對象調查核實,精準識別,南安市主要領導身先士卒,深入重點貧困鄉、村逐戶核實家庭結構、收入來源、致貧原因,并要求鄉鎮黨政一把手要走遍所有貧困戶。據估算,南安全市貧困人口10869戶26644人,其中享受低保人數、可以低保兜底脫貧的為21186人,需要扶貧措施幫扶脫困的預估為5468人。
據悉,多年來,南安已開展多輪扶貧開發,并取得明顯成效。2014年以來,減貧人數已近3萬人,扶貧機制實現了 “四個轉變”。此次南安提出力爭提前泉州一年于2017年使收入低于4992元標準線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并將把扶貧扶持政策延續到2020年,鞏固提升扶貧成效。
誰來扶? 干部和商會企業一起上
扶貧扶貧,得有人來扶,真誠來扶。“我們采取包干到戶、結對幫扶,結窮親的辦法,來落實‘誰來扶’這個問題。”南安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南安已擬出市直單位、異地商會掛鉤幫扶扶貧開發重點村的方案。
屆時,南安全市121個市直單位將分別掛鉤50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市(處)級干部每人每年幫扶2戶貧困戶,市直部門參與所掛鉤鄉鎮街道貧困戶結對幫扶工作,科(局)級干部每人每年幫扶1戶貧困戶,其他干部要落實幫扶責任,做到每個貧困戶都有干部或社會力量幫扶。
最近,南安的企業和異地商會都在討論著一個熱詞——“萬企幫萬村”。原來,除了黨政干部,南安還鼓勵引導南安60個異地商會參與扶貧開發重點村幫扶工作,爭取每個異地商會掛鉤1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利用商會的力量和經驗,增收脫貧,“企村結對幫扶”。
怎么扶? 活水澆到根子上
“我們力爭讓每個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增收脫貧項目。”南安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扶貧關鍵是讓貧困戶有脫貧項目。
為此,南安推出11項脫貧工程,分別是產業脫貧工程、就業脫貧工程、農村電商扶貧工程、社保兜底脫貧工程、健康脫貧工程、助學幫困工程、造福搬遷工程、基礎及公共設施改善工程、鄉風文明工程、人居環境建設工程及貧困村村財創收工程。
具體到貧困戶,貧困的現實基本相似,但貧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南安把他們分為(病、災)特困救助類、(喪失勞動力)慰問救濟類、助學幫困類、造福搬遷類、就業創業類、技能培訓類等六類,進行“一對一”幫扶,用好各政策措施,分類施策。□記者 黃耿煌 通訊員 林志東 黃小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