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累計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6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25萬元/人年……
近日,《南安新一輪企業技改專項行動計劃》正式出臺,“十三五”期間,南安將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制造,加速推進產業共生、協同創新、品牌升級、質量提升,搶占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環節,支持企業采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標準實施技術改造,力促南安市先進制造業成為推動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智能制造力促轉型升級
未來五年,為促進先進產能提質增效,南安將推動鄉鎮工業集中區改造提升,打造標準化、規范化的工業廠房和“科技廠房”;鼓勵優勢企業采取引進和購置國內外先進適用裝備等形式實施技術改造,提升行業整體裝備水平;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促進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快培育新一代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先進產業規模化發展,重點建設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或園區,打造具有海西地方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除促進先進產能提質增效外,南安市還將大力實施制造業強基計劃,圍繞打造福建省裝備制造業(南安)示范基地和水暖廚衛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加快數控機床、消防器材、閥門制造等子行業向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拓展,加快向“南安智造”轉型。同時加強關鍵基礎材料等產品技術攻關,組織實施機械裝備重大項目、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等重大專項建設,重點支持智能數控系統、工業機器人等關鍵零部件共性關鍵技術開發、系統集成及重大智能成套裝備等開發。
進行智能化改造也是技改的重點所在。南安市將積極實施“南安智造”工程,依托濱江基地等市級產業基地,在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等主導產業中建設一批數字化、智能化工廠(車間),組織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并鼓勵企業應用數控技術和智能裝備、采用列入泉州“數控一代”示范項目產品進行智能化技術改造。
綠色制造提升發展質效
“十三五”期間,南安將堅持質量品牌發展戰略,圍繞建設“質量強市”,實施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一方面,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生產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支持大中型企業參與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增強品牌意識,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區域品牌。
南安市還將推進綠色制造生態發展,組織實施一批節能技術改造和循環經濟項目;培育與石材陶瓷、水暖廚衛等傳統產業相配套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高效節能鍋爐窯爐自動化控制等工業節能設備、高效照明產品;壯大資源綜合利用產業,以石材循環經濟為重點,形成以石材產業相配套的循環經濟產業;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將福建海西再生資源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打造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區。
優化服務增強發展活力
發展服務型制造有利于推動產業發展,基于這種認識,南安市將大力推動工業化、服務化深度融合。該市將加強基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設計應用研究,扶持創建各類工業設計中心,推動工業設計服務領域延伸和服務模式升級。鼓勵發展南安泛家居產業模式,支持多產業采取跨界經營或合作。加快推進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天地匯”等現代物流平臺建設,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大力推進互聯網經濟產業化,加快建設南安電商產業園等園區,打造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做大與“互聯網+”相適應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產業要發展,同樣離不開公共服務平臺的有力支撐。今后五年,南安將建設提升一批產業共性技術開發、質量認證、人才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設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進一步發揮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盤活和優化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加快建設國家水暖潔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石材建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步伐,確保兩個國家檢測中心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總體驗收;繼續實施兩化融合示范工程,推進兩化融合示范項目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黃瑜鵬 林志東 蘇少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