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吳拏云)近日,記者從泉州少林寺獲悉,“新起點、心同行”海上絲綢之路泉州佛教圣地溯源之旅已于4月18日正式啟航,泉州少林寺方丈釋常定參與的泉州佛教訪問團,將追隨佛陀足跡,尋訪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佛教國家印度、尼泊爾等。以佛教圓融、和合的精神,廣結善緣,凝聚共識,增進泉州與海絲沿線各國各地區人民的交流與合作。
泉州,憑海而立、因海而興,岬角墊高了泉州人的視野,港灣容聚了泉州人的夢想。宋元時期,這座有著“海濱鄒魯”美譽的城市,在我國航海史和外交史上書寫下了光輝篇章,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海洋,一望無際的藍色田地,賦予了泉州兼容并蓄、活力四射的蔚藍基調,也賦予了泉州人熱情奔放、勇闖敢拼的個性魅力。 泉州自古流傳著俗語“拳頭、燒酒、曲”,指的就是泉州的南少林拳術、烈酒和南音,這三件事物被稱為了解閩南文化的“入門三件事”。由此可知,泉州南少林武術在泉州人心中扎根之久之深。而今,泉州少林寺開啟新的海上絲綢之路佛學交流通道,這對于閩南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傳播與影響,必有裨益。
少林寺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歸因于它是禪宗祖庭,另一方面還因它是中華武術的發源地。千百年來,禪武合一的少林寺令多少人心馳神往,又令多少人帶著虔誠來這里守望。如今的泉州少林寺,寺院掩映在清源鳳山山麓深深淺淺的綠蔭當中,山的靈秀與寺廟的莊嚴,噴薄融合而成了一幅透著幽深靜遠禪意的畫面,令人望而神怡。每年,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既為參加在少林寺中舉辦的法會和佛事活動,也為感受獨特的少林禪文化,以及觀看帶著傳奇色彩的南少林武術表演。 去年9月,不遠千里前來了解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自貿試驗區建設情況的19國領事(包括希臘、伊朗、比利時、英國、新加坡等國駐廣州、上海、廈門總領事館總領事等主要官員),慕名而至泉州少林寺,觀看寺中僧人習武和參禪、誦經的情況,這些對泉州充滿好奇的領事們無不為少林文化傾心叫好;2014年6月22日,少林寺方丈釋常定一行到訪美國閩南同鄉聯合總會及美國閩南商會,通過參訪,搭建中美兩國閩南文化交流的橋梁,并推廣享譽世界的少林功夫與佛教文化;據釋常定方丈介紹,泉州少林寺已向各國人士開放交流、習武十多年,其中許多人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最多的一批人數甚至超過100人……泉州少林寺不僅開門迎客,也證緣海外,如今,曾在泉州少林寺習武修禪的異國友人,已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顧望歷史,由唐迄今,詩客文人筆墨之下的泉州“少林寺”,處處傳奇:開山祖師智空是解救唐王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唐天佑元年(907年),少林寺發生“千僧技擊反王藩”事件;至元十三年(1276年),少林寺千僧反元;明嘉靖年間,“五百羅漢靖海氛”,少林僧眾平倭立功;明嘉靖十四年(1561年),習得少林棍法的泉州河市人俞大猷又將棍法回傳給嵩山少林寺……即便掩藏于歷史的沉沉霧靄里,泉州少林仍不時有石破天驚之舉。 而今在新世紀中,聽濤再起,望風靡行,誰又能說,這不會是泉州少林另一段傳奇的開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