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市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表決后,再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然后向社會公布
泉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四次主任會議昨日召開。會上討論市政府關于提請審議《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草案)》的議案。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我市正在制定的第一部實體法,是市人大常委會經過精心的立法籌備,廣泛征集各方意見,反復研究討論后確定的立法項目,是我市法制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這部實體法昨日提請審議以后,還要經過市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表決,再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然后向社會公布。
泉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將于28日-29日召開。昨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四次主任會議決定將這部實體法提請泉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爭取6月份進行第二次審議,8月份進行第三次審議。按照市里雙月開人大常委會,省里單月開人大常委會的慣例,如果審議工作一切順利,今年9月份或11月份就可向市民公布這部實體法。
近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發布《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廣泛征集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記者了解到,征求意見稿共有49條,分為總則、申報評定、保護與管理、傳承運用、執法監督、經費保障、法律責任和附則8個章節,很多條文很有針對性。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三類遺址遺物
征求意見稿提出《條例》的適用范圍,明確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是指泉州歷史上反映由海外通商貿易、對外文化交流引起的各種活動的史跡遺址、遺物,主要有航海與通商史跡、多元文化史跡和城市建設史跡等三部分,包括但不僅限于歷史上反映泉州海上通商貿易的港口、航海設施,外貿商品生產基地、設施;體現東西方文化交流成果的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壁畫;體現泉州城市建設、海陸交通發展成果的古建筑、古遺址等。
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按保護級別,分為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和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海絲史跡,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海絲史跡,其他統稱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
保護管理 每縣配備5名以上專業人員
征求意見稿提出,縣級人民政府應配備5名以上專業人員,負責開展轄區內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日常巡查、保護、監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每個史跡點要配備3名以上專業人員進行管理。
縣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現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存在安全隱患或危及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安全的突發事件,應當依法采取措施保護史跡,并在24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泉州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要合理安排游客流量,避免過度人為活動影響或破壞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
傳承與利用 史跡應向公眾開放
征求意見稿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傳承和史跡空間運用問題進行明確界定,對史跡展示、研究、管理、宣傳等工作進行規范,明確史跡保護責任人的權責,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海絲史跡保護、研究工作。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應當向社會公眾開放,所有人或使用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參觀人數和參觀時間,并根據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收取門票。暫時不具備開放條件的史跡,經泉州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以暫緩開放。
經費保障 多種途徑保障經費來源
征求意見稿提出多種保障經費來源的途徑:首先,市、縣兩級政府應當依法將保護管理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專項用于遺產的規劃、保護、管理、修繕、監測、展示、利用、研究、宣傳和培訓;其次,市政府依法設立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專項資金,由泉州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管理使用;再次,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成立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社會基金,向這類基金捐贈的款物專門用于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
法律責任 破壞史跡最高罰50萬元
征求意見稿規定違反《條例》行為的法律責任,并明確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保護管理過程中違反規定,應當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征求意見稿提出,對尚不構成犯罪的破壞行為,除了責令限期改正外,有違法所得的,將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應當按照評估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這些破壞行為,包括未批先建、擅自遷移、擅自鏟除、擅自修繕明顯改變原狀等;對那些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毀壞的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如造成破壞,也列入處罰范圍。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失職瀆職行為由任免機關或監察機關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造成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破壞、損毀、滅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法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記者 柯麗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