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測算,我市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目標人群約有50.3萬人,其中大齡孕產婦20萬人左右,婦產科、兒科面臨較大的壓力。市衛計委未雨綢繆,加強規劃建設、加大經費投入,推動婦幼保健機構提標升級,不斷加強綜合醫院的產兒科建設,培養了一支優秀的婦幼健康服務隊伍,全市婦幼健康優質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陳大賢)
加強產兒科建設
據了解,我市現有助產機構157家,婦產科、兒科床位總數7495張(占總床位數的23.58%),產兒科醫護人員2704人,2015年接診孕產婦12.80萬人,但這些產兒科醫療資源難以滿足二孩生育的需要。
2016年,服務“全面兩孩”、提高母嬰保健水平被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十三五”期間,我市擬新增產兒科病床2000張以上,到2020年產兒科病床總數將達萬張規模;同時在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保健機構設立審批時,堅持產兒科病床位及婦幼保健機構人員配備比例和數量。今年,我市已經開工建設一批社會資本辦婦產技術及月子服務機構,年底前將先行投入使用500張婦產科病床位,預計2017年年底前將新增婦產科床位1000張以上。
多渠道培養產兒科人才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70后、80后婦女成為我市二胎生育的主要人群,而她們中很大一部分已是大齡孕產婦,生育風險比較高,這就對醫護人員的服務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緩解產兒科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市衛計委擴招產兒科專業人員,設立高端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優化婦產隊伍。對具備全日制本科學歷、與單位需求專業相一致的婦產科、兒科副高及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醫學相關專業人才,直接考核錄用為市直醫療衛生單位編制內人員。對單位編制已滿的,允許先錄用,待其單位人員退休后再消化。或允許單位內部臨近退休人員先離崗辦退,以解決高級人才因編制限制進不了的問題。同時,設立政府專項資金,對包括婦產科、兒科等緊缺專業技術人才,按職稱享受特殊緊缺人才崗位補助,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每人每月按初級500元、中級800元、高級1000元的標準補助,低年資碩士研究生每月補助2000元。通過衛技人員待遇提高,穩定新招聘人員,培養年輕醫技骨干,保持隊伍的穩定。加強醫護人員在職培訓,由市圍產醫學分會、圍產保健協作組、婦幼保健協會對全市基層產兒科醫護人員進行培訓。2016年,計劃再培訓婦產技術人員1000人次以上。
建設相應配套項目
面對可能出現的大齡產婦比較多的情況,我市衛計部門加強配套項目建設,確保母嬰健康。今年,將面向大齡、高危、高風險產婦,在市、縣兩級醫療保健機構全面開設若干再生育門診,開通大齡孕產婦技術咨詢服務熱線,對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后有生育需求的婦女,尤其是大齡育齡婦女再生育,開展咨詢、指導、義診、健康教育和宣傳。市婦幼保健院已率先開設專科門診,專門為大齡育齡婦女再生育提供咨詢、指導、健康教育等服務。我市衛計部門還積極推動母嬰疾病的擴面篩查工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0多萬元,持續為農村適齡婦女提供免費宮頸癌、乳腺癌篩查,促進婦女“兩癌”早發現早治療,保證婦女健康水平。并擴大產前篩查診斷的覆蓋面,降低嚴重出生缺陷發生率,對新生兒開展遺傳性疾病、眼病等篩查工作,保證寶寶健康出生、健康成長。市衛計委還將繼續在全市規模較大以及育齡婦女較多的工業區及企事業單位設立“愛嬰哺乳室”,方便哺乳期婦女給寶寶哺乳。去年,在市(及以上)縣鄉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機場、大型商場、汽車站(動車站)等場所建設并投入使用100個“愛嬰哺乳室”,給新媽媽們在公共場所哺乳帶來方便,深受她們的歡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