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曬出今年以來經濟建設“成績單”——
轉型升級妙招多 砥礪前行成效顯
日前,在位于石獅的通達集團智能硬件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照看生產手機金屬外殼的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該項目于去年6月動工,總投資15億元,有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2000臺,目前已順利投產,可生產智能硬件、電子電器配件、手機外殼等產品,供應給國內、國際一流的手機、手提電腦及電器生產商,實現月產值2億元。(陳起拓 攝)
編者按
昨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經濟運行工作會議。來自全市的13個方陣,在會上亮出指標運行的“小考”成績單,也把各自區域內項目支撐帶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動向和成效實時呈現。
是通報情況,也是共擔壓力;是交流經驗,也是研究對策……這樣一場“華山論劍”,相信將碰撞火花、啟迪靈感,進而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泉州轉型升級、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 □孫燦芬 游怡冰 陳林森
鯉城 出臺政策化解房產庫存
1—4月,鯉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34億元,增長8.4%;工業增加值35.34億元,增長9.1%;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0.37億美元,增長70.8%,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全區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5家,總數達33家,累計完成產值79.17億元,拉動規上工業產值增長10.1個百分點。35個三產重點建設項目(含預備類)完成投資9.94億元。
該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1—4月銷售面積12.7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9.5%,下階段擬在出臺實施商住房財政補貼的基礎上,推出購買商業房產優惠政策。
文化旅游方面,“旅游+互聯網”全面推進,開發了古城語音導游系統,探索建設古城旅游三輪車系統,把6.71平方公里的古城文化旅游串點成線。
“五一”期間,西街首次試水步行街模式,全區共接待游客35萬人次。
豐澤 平臺建設帶動行業產值
1—4月,豐澤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5億元,比增8.5%;第三產業增加值80.9億元,增長10.5%。全區組織實施61個重點建設項目,實現投資5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5.5%,超序時進度2.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該區加快推動創新轉型發展,載體平臺建設扎實推進、后勁增強。
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華大電商產業園、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海西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北峰“數控一代”產業園等一批園區引進項目、入駐企業,帶動行業產值不斷增長。其中,泉州軟件園引進龍頭企業實現突破,福建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成功落戶,帶動軟件行業增加值增長達18%。
此外,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全國排名前六的地產百強企業有五家入駐豐澤。同時,招商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成功對接重大意向招商項目8個,總投資超20億元。
洛江 建筑行業培育初見成效
1—4月,洛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12億元,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3.6%,其中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增長13.9%,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90.1%,為工業經濟主要支撐。
從行業來看,機械裝備行業一些重點企業大幅增長;建筑業培育初見成效,新增企業5家,全區65家建筑企業產值達29.36億元,增長8.8%。
今年以來,洛江區重點抓好智能裝備產業、汽車服務業、生態旅游業轉型升級。該區設立了2000萬元的智能裝備產業專項扶持資金,引進、投建投產一批優質項目。前4個月17家數控企業產值增長22.8%,增幅高出規上工業產值9.2個百分點。洛江平安汽車城簽約落地,海泓汽車文化創意園項目達成意向,現有5家汽車4S店銷售額達2.31億元。
此外,泉州植物園、泉州野生動物園等項目加快建設,野生動物園預計10月份可試營業。
泉港 三大產業增長貢獻突出
1—4月,泉港區10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13.08億元,增長12.6%。其中,紡織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飲料三大產業分別實現產值44.57億元、30.56億元、40.19億元,分別增長60.6%、73.3%、46.0%,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2%。
為幫扶企業,泉港今年來已新出臺政策6份、完善提升政策4份,覆蓋技改、電商、創業創新、土地盤活等領域,兌現獎補資金1738萬元。其中,出臺鼓勵優惠購房等有效刺激舉措,房地產市場實現逆勢增長,資金投入、交易面積分別增長137.2%、15.11%。
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前4個月新開工31個、竣工投產18個,70個在建項目超序時推進。
目前,泉港正在力促15個總投資50.8億元的在建石化項目早日投產,接下來將推動16個總投資97億元的石化招商項目今明兩年全面動建,助推石化產值盡快突破千億元大關。
石獅 智能硬件產業成新增長點
今年以來,石獅市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主要經濟指標呈企穩回升態勢。
工業方面,智能硬件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現有通達電器、飛通通訊、富達精密制造、科達電子、奧捷五金等20多家相關企業,完成產值25.6億元,比增14.2%。總投資15億元的通達智能硬件新廠建成投產,引進2000多臺CNC設備,新增月產值2億元。
第三產業保持活力。一段時間來,石獅市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石獅國際輕紡城于“4·18”期間開業融市,780家商戶入駐。
下一步,石獅市將緊抓產業轉型,加強政策扶持,積極發揮總規模6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產業項目,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同時,緊抓項目帶動、招商選資、國有公司改革和金融風險防控,全力做好各項工作。
晉江 紡織鞋服產業鏈加快發展
1—4月,晉江全市經濟社會總體平穩健康發展。30個工業大類當中,有23個實現正增長,食品飲料業處于上升期,紡織服裝業、紙制品業持續兩位數增長,童裝、童鞋、泳裝、內衣、產業機械等細分行業產銷勢頭良好。
在體育概念的刺激下,晉江市運動鞋服龍頭企業訂單充足,并逐步帶動染整、化纖、織造、皮革等行業實現回暖。外貿出口也實現逐步回暖,自營出口增長4.89%,服裝、紡織化纖等主要行業出口分別增長12.2%、11.15%,香港地區、東盟、美國等重點市場基本向好。特別是跨境電商方面得到快速發展,完成進出口1.89億元,是去年全年交易額的8倍多。項目進展方面,380個市級在建重點項目開工率達84.7%,完成年度計劃的34.6%。
下一步,晉江將全力落實穩增長各項措施,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全面落實年度各項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南安 主導產業新增8家規上企業
今年以來,南安大力實施石材、水暖廚衛、機械裝備三大千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前4個月,這些主導產業規上產值分別比增7%、11.8%、10.2%。新增規上企業8家,總數達774家。
同時,南安積極以“四新”促轉型。
新動力,引導企業開展技術、產品、營銷、管理等方面創新,新增8家省級創新型企業;新產業,成功引進閥門產業回歸創業園、國內首個集成電路8—12英寸半導體等項目,天地匯物流港“全國結算中心”落戶南安;新模式,推動石材、水暖廚衛、家具等行業跨界協作、組建聯盟,首個“泛家居”線下體驗館正抓緊布館建設,“泛家居”線上交易平臺即將運營交易;新平臺,國家石材建陶、水暖潔具產品質檢中心已落地建設,石材博物館、石材產業展示運營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并組建產業發展資金,與機構達成70億元的認購意向。
安溪 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力爭8月開工
1—4月,安溪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并以“三快兩突破”的特點,孕育新的希望潛力。
重大項目進展加快,27個市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30.88%,“五一”前,62個重點項目實現集中開竣工。重大項目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扎實推進,將力爭8月底開工。
產業轉型步伐加快,EC產業園、湖頭光電園、湖里園、思明園、弘橋智谷電商園等五大園區招商順利,中科生物產業化基地一期、信達一期等一批重大項目年內可投產。
房地產市場回暖加快,房地產投資、銷售面積均比增5成以上。
招商選擇持續突破,成功引進中科生物、天電光電等15個重大項目,正在對接洽談金港賽車等項目,投資總額可達200億元以上。
扶貧攻堅取得突破,啟動“百企聯百村幫千戶”精準扶貧行動,將力爭比全國提前三年、比全市提前一年實現脫貧。
惠安 實際利用外資比增近150%
今年前4個月,惠安表現搶眼。從指標運行看,惠安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外貿出口、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均位居全市前列,分別為第2位、第2位、第1位和第3位。
其中,GDP預計實現173.88億元,比增9.1%,主要是與去年相比,石雕石材、鞋服箱包、食品飲料等三大傳統產業進入持穩狀態,73家億元企業增加值增長13.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25億元,比增16.7%,得益于食品行業納稅增長較快,達利納稅額比增25.7%;出口商品總值3.4億美元,比增90%,主要歸功于中化成品油加工貿易月平均出口5000萬美元,支撐出口大盤;實際利用外資3641萬美元,比增149.2%,主要受益于達利集團去年在香港上市,今年返程投資陸續到資。
為加大精準幫扶力度,惠安今年以來已兌現各類財政惠企資金8210萬元,同時通過落實各級結構性減稅,為企業減免稅收1299萬元。
永春 全力沖刺聯合國人居獎
全域宜居的文章,永春越做越有感覺。
今年以來,圍繞“鄉愁故里 生態桃源 美麗永春”的發展目標,永春持續開展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動,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全力沖刺聯合國人居獎。其中,最美縣城創建上,全面鋪開“國家節水型縣城”創建,啟動實施“慢城永春”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上,重點打造兩條美麗鄉村景觀帶、3個美麗鄉鎮和10個美麗鎮區;生態河道治理上,持續抓好桃溪流域綜合治理建后管理,整合提升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建設,并獲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以優良的生態為前提和基礎,永春正大力發展健康養生產業,著力構建休閑、康體、滋補等健康養生三大板塊,并推進美麗鄉村游精品線路與七大旅游景區對接聯動,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1—4月,永春全縣接待游客人數、實現旅游總收入分別比增18.1%和16.8%。
德化 陶瓷業推廣應用3D打印
陶瓷業是德化當之無愧的傳家寶。新形勢下,德化積極推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陶瓷制造3D打印技術被列為省級龍頭促進計劃“三個一批”項目,建成全國首個“互聯網+陶瓷”瓷智匯眾創空間,高科技瓷、特種陶瓷、功能陶瓷、軍工陶瓷等陶瓷新產品加快發展。
同時,通過實施技改專項行動計劃,德化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6億元,3家企業列入省級工業新增長點項目名單,日用陶瓷智能化生產列入省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還原焰日用陶瓷生產線等3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技改項目庫。
身處山區,生態也是德化寶貴資源。以生態游為切入點,德化也在推進省全域旅游試點縣建設,抓“三大龍頭景區”、“十個重點旅游項目”建設。
“旅游+陶瓷”的模式下,陶瓷工業旅游示范點和觀光工廠加快建設步伐,陶瓷文化游和美食購物游成為引領當地旅游業發展的新動力。
泉州開發區 成立招商服務中心
一段時間來,泉州開發區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存量改造提質做優、增量優選提升做大。1—4月,開發區近80%規上企業呈現恢復性增長,一批新增長點項目開始產生效益,米奇童鞋等15個騰籠換鳥項目新增產值1億多元。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也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增幅達25.9%。其中,工業固投增長70.9%,區內15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73億元,6個市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投資2800萬元,有力支撐大盤平穩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快項目建設,開發區整合招商工作力量和資源,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招商服務中心,重點推進泉州開發區企業項目招商和重大項目前期服務工作。
下一步,開發區將努力抓好指標落實、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資金風險防控與企業服務,攻堅克難,主動作為,確保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臺商投資區 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市靠前
1—4月,泉州臺商投資區實現生產總值68.12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五大傳統產業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56.5億元,增長9.5%,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25家。
今年以來,臺商區先后邀請專家教授作講座5場次,近階段還將組織企業家赴臺培訓,幫扶企業家做好發展規劃。1—4月,全區企業除搬遷、停產企業外開工率達100%,返工率達98%。嘉泰、盛達、芳源、嬰氏等企業擬擴大生產線。累計兌現各類企業獎勵資金600多萬元,滾動使用應急周轉資金2.04億元。同期,臺商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5億元,增長20.1%,188個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99億元。友臣食品、立亞新材料等6個項目新開工,南北主干道二期、錦勝包裝紙生產等6個項目完工。
臺商區將繼續盯緊全年目標任務,全力推進“一園一站兩橋三區”建設,力爭上半年新開工項目25個以上,建成項目22個以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