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南安市在總結提煉“六五”普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堅持抓基礎、抓重點、抓創新,不斷整合資源,創新形式,力求促進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抓亮普法聯系點,培育“典型化”普法示范點。制定下發《關于報送“七五”普法依法治理聯系點的通知》,在全市范圍內按照機關、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企業和單位6個不同類型進行篩選,把法治底子較好、氛圍較濃、設施較齊的定為“七五”普法聯系點,著重對各聯系點進行分類指導,按照不同類型的實際情況,從組織領導、保障機制、陣地建設、活動開展情況等方面進行精心培育,有針對性地將各聯系點培育成在各自類型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翹楚。
抓響普法宣講團,組建“精準化”宣講隊伍。以“精準化”宣講為出發點,組建一支規范、專業、高效的“七五”普法宣講團,力爭人員精準。堅持從各單位(部門)精選理論水平較高、專業知識豐富、宣講能力突出的人員充實到宣講團,力求使法治宣講面覆蓋到各個領域。根據不同受眾所需的法律知識不同的特點,推行“精準”普法模式,把宣講對象細分為公務員、村(居)群眾、青少年、企業員工等多個類別,有的放矢地發揮宣講團的作用,有針對性、有側重點地進行宣講,保證內容精準。
抓實法治文化圈,構筑“立體化”普法陣地。注重以法治文化軟性帶動普法宣傳,全面加強現有法治文化陣地的升級提檔和維護工作。以市區河濱法治文化公園為核心,不斷充實完善法治格言、漫畫、石雕、宣傳欄等多種法治元素,進一步提升公園的法治影響力;結合村(社區)的實際情況,建成具有農村特色的法治休閑廣場、法治文化公園、法治文化長廊等新陣地,有力引領農村法治文化創建;注重法治元素與日常生活的結合,引導群眾創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推動“文化普法”取得實質性成效。
抓新互聯網普法,打造“智慧化”宣傳平臺。堅持以“互聯網+法治宣傳”為理念,積極運用新媒體,開創“互聯網+”法治宣傳新平臺。聯合專業網絡集團公司進行論證洽談,整合多種資源,依托云智能應用集成平臺,以電視、微網站、微信公眾號、公共WIFI、LED電子顯示屏等智能化設備為載體,形成智慧化、集成化、便捷化的綜合資源,充分發揮云智能應用“視、聽、動、學”優勢,持續向群眾推送各種法律知識,傳播法治文化,提供法律咨詢,使法治宣傳真正達到“看得到”、“聽得懂”、“能互動”、“輕松學”的效果。
(卓志偉 王丹 黃耿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