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型粵劇《瓔珞傳》在泉州高甲劇院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精彩的演出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該劇是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此前已在晉江和石獅巡演過。我市戲劇界專家表示,泉州海絲文化的傳播可以借鑒其成功模式。
大型粵劇《瓔珞傳》由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和崇左市花山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創(chuàng)作中心聯合演出,移植于古印度戒日王的同名梵劇,以印度風情為外衣,以粵劇為內核,創(chuàng)造性地將中國粵劇與印度梵劇這兩大世界級非遺項目完美結合。
“粵劇和泉州戲曲一樣,都是具有很強包容性的劇種,《瓔珞傳》成功移植了印度梵劇,進行開創(chuàng)性的排演,整場演出引人入勝。”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主任、泉州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何杰說,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高甲戲作為泉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會創(chuàng)排更多優(yōu)秀的劇目對外交流,弘揚海絲文化。今后擬將莎士比亞經典劇目進行改編,創(chuàng)排泉州高甲戲版,帶到海外交流。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娟娟觀看完演出也深受觸動,她說:“《瓔珞傳》取得的成功經驗值得肯定,這種創(chuàng)排模式泉州高甲戲也嘗試過,取得良好的效果。前兩年,泉州高甲戲版童話劇《漁夫與金魚的故事》成功創(chuàng)排,這部作品不僅帶到英國交流廣受歡迎,后來進校園巡演也贏得大家喝彩,上演超百場。”
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方寧說,此次來泉巡演,不僅感受到泉州“戲窩子”的魅力,更感受到了泉州戲迷的熱情。南寧和泉州類似,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節(jié)點城市,從2013年起,南寧每年舉辦一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歡迎泉州更多優(yōu)秀戲曲作品到南寧交流,共同促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