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股通一周凈流入創年內新高
達123億元,分析稱外資大筆抄底與MSCI有關,每次A股低位時“北向”資金都大筆增加
在大盤繼續震蕩之時,外資再次通過滬港通渠道大筆抄底。上周滬股通合計凈流入123.18億元,創出年內新高。業內認為,外資本次大手筆進軍國內資本市場與MSCI有關。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上周滬股通合計凈流入123.18億元,創出年內新高,也創下了滬港通機制開通之后的第二高峰。
相對整個內地資本市場,滬港通的體量較小,即便額度全部用完也難以從根本上影響市場運行。不過,業界普遍認為,相比于不成熟的國內投資者,更為專業化的外資的動向具有A股風向標的意義。
此前,在截至去年8月28日的一周,外資通過滬股通流入A股達到263.22億元,是迄今為止滬股通凈流入資金量最大的一周。在這之后,A股結束了去年六月之后的大跌走向長達數月的震蕩,這被認為是外資通過滬港通機制實現了一次成功抄底。
國家外匯局前副局長魏本華昨日在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的報告發布會上表示,盡管我國資本市場總體上受海外市場影響較小,但隨著對外開放的進展,對海外方面應當給予更大的重視,比如滬港通機制的開通,每次都在國內股市低位的時候,北向資金都大筆增加。
外資本次再次大手筆進軍國內資本市場,業界認為與MSCI有關。
事實上,本月的6月15日,MSCI將再次對是否納入A股做出表決。國金證券認為,MSCI納A股成功沖關概率較大,“隨著深交所和上交所出臺進一步完善停復牌制度,為MSCI納入A股又掃除一項障礙,因此認為納入概率提升至80%。”
中金公司認為,如果此次宣布納入,將會吸引214億美元以被動投資為主的資金配置A股市場。若如果全部納入,將會吸引3639億美元配置A股市場。
- 分析
“資本市場能消化美加息影響”
面對近期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升溫,6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布報告指出,由于資本管控的因素,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資本市場影響有限。
上述機構昨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金融市場有能力消化美聯儲加息帶來的影響,原因就在于資本管控。
該報告作者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張超表示,由于嚴格的資本管控,中國擁有很多非市場化的手段來化解美聯儲加息帶來的外部風險,從短期來看,這可能不是最優選擇,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該報告警示,雖然資本管控短期內有助于防止出現資本流動劇烈波動的情況,然而也催生了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匯率之間投機性交易行為,削弱了基于基本面的長期投資者的積極性。
不過,此前有聲音認為,美聯儲7月加息幾乎已成市場共識,加息靴子落地前仍將對A股市場產生重要制約。“目前來看,市場上認為七月加息還是主流意見,大選之后加息的聲音還比較少,中國應當做好準備。”國家外匯局原副局長魏本華昨日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