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減排辦公布“十二五”減排考核結果,鯉城區以“優秀”等級順利通過“十二五”減排工作考核。
“提升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近年來,鯉城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努力打造生態美麗鯉城。十二五期間,該區“國家級生態區”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環保部考核驗收,區長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主要污染物減排兩項考核連續五年獲得“雙優”佳績,走出一條具有鯉城特色的生態發展道路。
改善區域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凸顯
作為中心城區,鯉城區在生態建設工作中結合區域實際,突出自身特點,力促生態建設與城市升級、產業轉型、美麗城區建設“三個融合”,塑造生態特色。
幾年來,該區圍繞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目標,投入1.6億元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社區”建設,建成近60公頃廣場綠地,健全防洪排澇安全保障體系,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面貌顯著變化。2015年,該區建成市級以上生態社區6個,浮橋、金龍2個街道獲得“國家級生態街道”命名,完成國家級生態區創建的5個基本條件22項指標建設,于2015年11月順利通過國家環保部考核驗收;同時該區區域環境狀況也有所提高,2015年全區空氣質量狀況良好,AQI全年平均值為56,空氣質量優良率97.8%,轄區內各類水質均達到功能區標準,達標率100%,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凸顯。
推進環境整治
環境民生問題逐步解決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上周六,鯉城區環保局和東南早報總編室聯合主辦的“潔綠寶”杯“鯉城區綠色餐飲之星”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本次評選活動由20名小學生記者組成現場點評團。小記者們通過實地走訪、察看第一期的10家參評餐廳,對餐廳的環境、菜品品質、廚房衛生狀況、環保設施運行情況以及倡導民眾綠色消費情況等5個方面進行星級評定。此次評選活動共分5期,接下來還將有更多的餐廳參與評選。5期活動全部結束后,每期排行榜前兩名的餐廳將進入“決賽”,通過“鯉城環保”微信公眾號投票評選角逐最終的潔綠寶杯“鯉城區綠色餐飲之星”榮譽稱號。該區也希望借此活動促進餐飲行業從業者提高對環保工作的關注和落實,共同倡導公眾樹立綠色消費理念。
長期以來,餐飲業帶來的油水污染問題困擾著中心城區的許多市民。為解決餐飲業環境污染問題,2015年,鯉城區將餐飲業餐廚廢水整治工作列入區級為民辦實事項目,選擇餐飲業比較集中的片區作為實施重點,在全區鼓勵和引導餐飲業主參照南俊新街的試點模式安裝餐廚廢水油水分離器,一年多來共回收近50噸餐飲廢油,較好地解決了城市下水道經常被餐飲廢水油垢淤塞,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杜絕地溝油返流餐桌,保障了人們的飲食安全,為人民群眾營造干凈、安全、優美的生活環境。
探索環保監管體系
環境監管網絡覆蓋全區
近年來,鯉城區積極適應新時期環境執法要求,不斷探索中心城區環保監管模式,在全省首創環保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全區以屬地管理為主要劃分依據,劃分8個三級網格(街道),79個四級網格(社區),并根據各個社區的實際,或按功能區或按人口地域劃分,縱向延伸到居民小組或企業,形成第五級的網格化環保監管體系,進一步整合、壯大基層環保工作力量。這一做法得到省環保廳的通報表揚,并在全省推廣。
鯉城區自全面啟動環保網格化管理工作以來,環保管理觸角進一步向基層延伸、重心向基層下移,基層環保網格員“信息員”、“宣傳員”、“協理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該區各級環境網格建立以來,社區環保網格員提供環境違法信息50余條,巡查區級網格企業58家(次),配合查處環境糾紛100余起;積極開展環保知識和政策法規的宣傳活動,提高社區居民環保意識,現該區已有各級“環境友好型”社區65家,占全部社區的82%。
下一步,該區還將繼續完善社區環保網格化管理體系,加強對基層網格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著力打造一個高素質、全覆蓋的網格化環保監管體系。
(邱佳鑫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