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分享海絲文化傳承保護人和事 村民合力找回千年石塔構件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6-11

位于泉州市區東海街道法石社區的文興碼頭,是泉州18處海絲史跡之一。在文興碼頭中,最為寶貴的當屬江岸上的“寶篋印經塔”。每天,從這里路過的市民游客,都不忘多看兩眼。這座從宋代流傳至今的航標石塔,不僅承載了法石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更默默見證了泉州的航海交通史。

 

幾十年來,溫太平一直堅持文物史跡的保護

幾十年來,溫太平一直堅持文物史跡的保護

 

文興碼頭的寶篋印經塔

文興碼頭的寶篋印經塔

70歲的溫太平與石塔有著割不斷的情緣,加上熱愛研究文物,他一直努力幫助復原“寶篋印經塔”。如今,雖然年紀已大,但他仍堅持投身于文物史跡的保護與傳承中,負責法石社區的文物收集與資料整理。

溫太平只是珍愛泉州海絲文化中的一人。在您身邊,是否也有這樣一批熱衷于海絲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人呢?今起,本報面向全市發出征集令,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與我們一同分享那些保護海絲文化遺產的故事。

石塔見證千年歷史 朝拜已成傳統

溫太平是法石社區圣殿人,如今的文興碼頭,是他從小玩到大的地方。在童年的記憶力里,這個碼頭,有各地商旅涌入,但更多時,是個離別與歸來的地方。

那時,村里很多人會出去捕魚、當船工、經商,每次從這里出發,碼頭上總是聚滿了送別的家人好友。溫太平的父親便是其中一位。在他4歲時,父親就去上海經商,每次看著父親遠去只能不舍,何時歸來,誰也不清楚,只能每日遙首遠望,朝拜寶篋印經塔,祈求父親平安歸來。如今,朝拜石塔已成為法石人的傳統習俗。

上中學后,溫太平接觸到文史知識,開始迷上文物研究。一次,他和母親在開元寺朝拜時,看見寺里也有和碼頭一樣的石塔,頓生興趣,心里想著是否可以恢復寶篋印經塔的原貌。在悉心請教泉州文史專家后,他才對石塔有了更深層的了解。

文興碼頭是江口碼頭的一部分,修建于南宋時期。當時,泉州港與亞洲、非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著頻繁的海上貿易往來,這里作為泉州古城東南郊的水運轉運樞紐,港口人流如織,千年歷史繁榮昌盛。知道這些后,他更加興奮了,開始到處收集關于文興碼頭、寶篋印經塔的相關資料及編寫文本。

合力找回塔身構件 著手進行保護

“石塔原來應有七層,現在只有五層,目前,我們正努力還原它最原始的樣貌。”溫太平指著圖中的石塔說。

之前,因年代久遠,石塔受風化剝蝕或人為破壞等,加上人們保護意識不強,才造成重要塔身構件丟失和損壞。近幾十年來,他們慢慢意識到保護文物史跡的重要性,開始著手保護,現在能做的就是保持現存模樣,如果可以,將根據石塔原貌,訂制另外兩層復原安裝。

溫太平說,從他懂事以來,法石村民就已找回兩層建筑構件。一次是30多年前,村民無意中從海里撈起丟失的重要塔身構件“四面觀音”。當時,一村民在碼頭江邊游泳,潛入江底時,被一塊大石頭磕到。石頭有棱有角,規矩成正方。這位村民覺得不對勁,喊來其他村民將其打撈上來。后將石頭表面的淤泥洗掉發現,原來這塊大石頭就是“寶篋印經塔”上的一層構件“四面觀音”。村民尋來石塔損壞后僅存的錯層石板,根據記憶中石塔的樣子,把“四面觀音”復原到塔上。

而另一次是約5年前,溫太平在碼頭散步時發現,寶塔上的構件“佛法僧寶”不見了,他四處尋找,在江岸邊隱蔽處發現了這塊構件,立即雇人將石塊運送到法石社區。又過了一段時間,這塊構件不知為何被運到真武廟作為環境布置,他在廟里看到時,非常氣憤,通知文興宮管理人員運到碼頭歸位安裝。

征集令

來,一起分享海絲文化保護那些事兒

日前,泉州市市長康濤在海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言說,泉州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對歷史遺存、文化遺產的珍視之情有自己由來已久的傳統,這一傳統使泉州的文物史跡能夠較完好地得到保護和傳承。這其中,離不開一批珍視海絲文化遺產的人。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人和事,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或關注官方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官方微信“海峽都市報大泉州”,告訴我們。(海都記者 柳小玲 呂波 文/圖)

來 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潮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69式 | 亚洲另类日韩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