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海絲文化遺產保護的泉州經驗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6-08

海絲文化遺產保護的泉州經驗——

“遺址獨特性在城市建設中得到有效保護”

編者按

此次在泉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作為四個中國海絲城市代表,泉州作了《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主題報告,寧波、廣州和南京三個城市分別介紹各自海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做法經驗。本報今日聚焦泉州,明日將繼續報道寧波、廣州和南京的情況。歡迎持續關注。

在昨日的研討會現場,市長康濤代表泉州做了《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報告。圍繞“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三個問題,他用數據和案例給出答案,全力推介“海絲”泉州。

 

 

昨晚,參加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各國來賓,在泉州南音藝苑觀看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南音表演《楓橋夜泊》、提線木偶《馴猴》、高甲戲曲《騎驢探親》、掌中木偶《大名府》和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等精彩表演,獲得來賓們的陣陣掌聲。 (陳曉東 攝)

曾是梯航萬國的 “世界第一大港”

回顧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可以發現,泉州港的興起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生、發展和繁榮鼎盛,是同步的發展軌跡。

泉州先民很早就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但是泉州的地位是在港口的優勢得到發揮以后才迅速崛起。

從公元6世紀印度僧人拘那羅陀來泉,在九日山翻譯佛經《金剛經》開始,泉州與海外交往日漸密切。到公元9世紀,泉州與交州(今越南境內)、廣州、揚州并稱為中國四大貿易港。

公元1087年,古代海關——市舶司在泉州設立,泉州港重要地位進一步確立,泉州以及附近區域的海商免去長途轉運的麻煩,從泉州領取公憑(古代護照)便可直接出海貿易。

在元代泉州首位由外國人擔任的海關關長蒲壽庚的推動下,泉州港成為梯航萬國、舶商云集的東南巨鎮,刺桐緞、陶瓷、香料等從這里銷往全世界,廣受青睞。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泉州時描繪:“運到這里的胡椒數量相當可觀,如果有一艘運載胡椒的船到亞歷山大港,就有一百艘船運刺桐港。”1347年,來泉州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盛贊泉州為“世界第一大港”。

彼時,泉州不僅是各地商品的集散地和世界貨倉,還有著包容親和的城市氣質,居住在泉州的各個民族可自由信仰自己的宗教。直到今日,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均可以在這里尋找到信仰痕跡。

10多處史跡印記古海絲輝煌

古海絲的輝煌,留給泉州的歷史印記,便是豐富多元、保存完好的海絲史跡。

泉州海絲史跡分為“港口和航海設施”、“城市建設和外銷生產基地”、“多元文化史跡”三大類,包括江口碼頭、石湖碼頭、萬壽塔、六勝塔、九日山祈風石刻、真武廟、泉州天后宮、德濟門遺址、洛陽橋、泉港土坑村港市遺址、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德化窯系屈斗宮、府文廟、清源山老君巖造像、開元寺、伊斯蘭教先賢墓、清凈寺、草庵摩尼光佛等十多處。

這些史跡不僅以真實性、多樣性和完整性見證了泉州海洋貿易活動和文化交流的繁榮,也是泉州為人類文明提供的一個不同文化之間和平對話、溝通交流的范例,而文化包容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精神所在。

 

 

昨晚,參加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各國來賓,在泉州南音藝苑觀看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南音表演《楓橋夜泊》、提線木偶《馴猴》、高甲戲曲《騎驢探親》、掌中木偶《大名府》和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等精彩表演,獲得來賓們的陣陣掌聲。 (陳曉東 攝)

自發自覺 保護管理文化遺產

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認識,泉州經歷了從最初自發,到后來自覺的研究、保護和傳承過程。

有一位民間人物為海絲遺產保護所做的,至今令人動容。上世紀40年代,泉州中學歷史老師吳文良發現,在泉州城鄉散落許多各種不同宗教風格的石刻,他意識到這些將是印證泉州歷史的重要實物佐證。于是他走訪城鄉各個角落,潛心搜集深藏于城墻中、地基下、荒郊外的一方方碑刻,并在上世紀50年代將一部分捐獻給市政府。1959年,泉州決定創建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從此開啟了對海上絲綢之路可移動文物的收藏、保護和研究。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件的發生,更多人意識到海絲文化遺產的價值。1974年,泉州港宋代沉船出土以后,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船史研究專家、生物學家等各領域專家,參與沉船的發掘、復原保護和研究,并于1979年在泉州創立全國性學術社團“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和創辦全國性學刊《海交史研究》。

終于有一天,泉州的海絲文化遺產驚動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1年2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隊乘坐“和平方舟”抵達泉州后渚港,在泉州進行為期5天的綜合考察活動。通過考察,國內外學術界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理解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往來,上升到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以及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與包容。此后,1994年和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先后兩次與泉州合作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討論會。

進入新世紀后,泉州海絲文化遺產煥發全新的生機活力。2006年和2012年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兩次列入中國申遺名錄。福建省也于2003年和2016年兩次為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發布保護管理辦法。今年,泉州市政府把《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確定為泉州獲得地方立法權的首部實體法,泉州對于海絲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力度可見一斑。

正如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亨利博士、尤嘎博士在泉考察時贊譽泉州——“把文化遺址的保護放在城市規劃中整體考慮,遺址的獨特性在城市建設中得到有效的保護”。 □本報記者 許雅玲

來 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国产 | 亚洲日本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AⅤ三级一区二区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品道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