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首屆閩臺同名(同宗)村尋根續緣交流大會在泉港文化中心舉辦,本活動為第八屆海峽論壇閩臺“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動之一,來自海峽兩岸的近300名閩臺宗親代表、牒譜專家學者參與研討,共話兩岸歷史情深,增進兩岸友誼。
交流可以續緣
活動加深同胞歸屬感
臺灣中華文化生活學會創會會長池學文認為,兩岸宗親展開閩臺同名村、宗親村的交流意義重大。“交流可以續緣,凸顯了兩岸血緣一家親的宗族文化,進而增強臺灣民眾對兩岸血緣關系的認知,達到文化價值的認同。”
臺灣中華新世紀藝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吳清菊說:“此次活動加深了我們的歸屬感,希望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瑰寶不但在兩岸薪火相傳,也能在世界舞臺上閃閃發光,永葆燦爛。”
臺灣文化人士
贊泉港北管傳承到位
昨日上午,閩臺北管專家共聚一堂探討閩臺北管的異同,并對此次泉港北管研究中心新創作的北管樂舞《過臺灣》的創作進行研討。
臺灣文化界知名人士李文政介紹,約四百年前,北管從大陸傳到臺灣,逐漸形成臺灣特色。“多年來臺灣北管逐漸衰落,如今只有四種演唱形式。”到泉港考察了當地北管的保護現狀后,李文政不禁豎起大拇指,他認為,泉港北管在傳承與保護方面的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依舊是數百年前意義上的北管。“此次泉港新作北管樂舞《過臺灣》是北管與樂舞的新嘗試,沒想到結合得這么好,實在難能可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