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安踏體育(02020.HK)收盤價格15.58港元,漲幅3.18%。近日的上漲難掩安踏今年以來的頹勢,年初至今,其股票價格已經跌去1/4(25.4%),弱于恒指表現。
不久前,美銀美林發表研究報告,將安踏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以反映其2016年首季較差的表現,同時大致維持今年財務預期,但調低明年預期至4%,目標價降3%至19.9元。
體育用品股的盈利增長能力主要看兩大數據,一是最新的訂貨會情況,由于訂貨會是為未來幾季下單,所以可預示未來收入有沒有保障,常常訂貨會表現好,股價會很快反映;二是要看同店銷售數據,不少體育用品股會有自己的銷售網,同店銷售有增長,意味著銷售行情佳去貨加快,盈利增長可期。
安踏最近的財報顯示這兩項指標均不理想。5月20日,安踏體育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訂貨會訂單情況和2016年第一季度的零售表現后,當日股價下挫近12%。
安踏品牌產品的2016年第四季度訂單金額(按批發價值計算)按年獲得雙低位數的升幅。這個數字較第三季的高單位數有所好轉,相信是與明年農歷新年較早有關,但這會影響明年首季訂貨會表現。
2016年第一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15年同期比較實現中單位數的升幅;安踏品牌產品的同店銷售增長在4Q15同比實現中單位數升幅,2016年第一季度有所下降,同店銷售則只有低單位數;折扣增加,今季至今的表現有小幅改善,但不會明顯。
興業證券在之前的研報也提示安踏體育風險,認為其2016年第一季度同店銷售不達預期。
安踏公司也表示,一季度銷售額增速下滑的原因也包括國內經濟增速下滑對國內的消費行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加上一季度天氣的不穩定也對銷售有影響。
安踏所屬的體育用品行業,2001年至2011年是國內這個行業發展的十年黃金時期,營收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本土運動品牌(安踏、李寧、匹克、361度、特步)先后登陸資本市場。
但自2012年起,由于需求動力放緩、行業供需失衡,體育用品行業步入寒冬。大范圍關店潮、去庫存成為行業常態。即便是安踏、李寧、特步等本土領先品牌,也都面臨著門店大幅萎縮及業績下滑的經營困境。
經過兩年的調整,運動用品市場自2014年起呈現復蘇跡象,營收與凈利潤重新煥發增長力,無論從存貨規模或終端折扣水平,均呈現積極態勢,行業基本走出庫存危機。2015年安踏的營收突破100億,成為國內首個營收破百億的體育品牌。
但這樣的勢頭能否保持目前并不好確定。
安踏體育2015年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達到111.26億元,凈利潤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7%、20%;其2014年的營業收入約89.2億元,按年同比上升22.5%。全年實現凈利潤約17億元,同比上升29.3%。比較可發現,在營收增長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凈利潤的增長放緩。
縱觀2015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安踏體育的凈利潤增長也是最低的。(如下圖)
美銀美林在其研究報告中亦指出:“2016年對15%的收入增長及低雙位數盈利增長的預期較能實現,但明年的可見性則較低,其原因包括行業減慢及宏觀經濟轉弱。”
不過美銀美林也同時相信整體運動業都有增長空間,因消費者增加參與運動的意愿,故安踏公司仍有機會提升市場份額,而其新業務,包括Fila、童裝、線上及新品牌亦可持續增長。
安踏體育2015年財報還可看出,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充裕,資產負債率比較低,不到30%,資本充實可以應付未來業務的發展。但從其專注成長領域的籃球與足球來看,目前未見明顯亮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