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
——第十四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觀察
“五天盛會,常年對接”,第十四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圓滿落幕。連日來,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再次被參會者和觀眾的熱情點燃,5天展會期間,進館總人數達21.28萬人次。
乘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東風,迎來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大利好,作為福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本屆“6·18”集聚創新資源、強化創新合力、提升創新能力,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力量,再次唱響創新驅動建設新福建的主旋律。
讓更多企業成為創新主角
5月12日,國務院批復福州為全國首批17個雙創區域示范基地之一。
6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福州、廈門、泉州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新的國家戰略,催生各方爭分奪秒的機遇意識。
本屆“6·18”,國內外3000多名專家學者、上萬家企業共3萬多名代表,專程趕赴這場科技成果的盛宴。其中,“兩院”院士50多位,境外專家學者300多名,通過微信電子碼進館的專業觀眾達35359人。
今年初,同天(福建)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州注冊成立。從荷蘭歸國的董事長朱授恩博士,帶著世界最先進的石墨烯制備技術參展。“石墨烯產業要發展,絕不能光依靠資本運作來實現,必須沉下心來,進行研發攻關。”朱授恩說,“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是非常寶貴的機遇。公司希望趁此勢頭,加快建設在閩研發中心,將研發的重心從荷蘭轉移到福州,推動福建加快搶占石墨烯產業的制高點。”
借智引智而來的專家、學者,同樣表達了新期待。“我們和泉州信和公司合作設立的院士工作站,在本屆‘6·18’上被授予示范工作站稱號。隨著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企業的創新活力將被進一步激發。院士工作站將爭取與產業實現更好的結合,在轉型升級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說。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福建89.5%的研發投入由企業完成,84.2%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65.7%的省級科技成果來自企業。創新驅動戰略機遇下,創新型企業如何加快發展?政府如何作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如何打造?
18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新企業代表工作座談會召開。參會的有發改、經信、科技、金融辦等部門的負責人,還有16家我省中小創新企業的老板們。這些企業來自不同領域,有走在創新最前沿的歐浦登、福州宜美,有玩轉“互聯網+”的平潭E家家居,有發展智能制造的威諾數控、龍合智能,還有初創型的晉江凱燕等。
企業家們有的暢談創新成就,有的傾吐發展煩惱,有的提出實際困難,政企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共商創新產品的市場開拓,共議精準發力支持中小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之路。他們紛紛表示:創新驅動,企業是主角,將更好地利用“6·18”平臺,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