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拍照、設計網頁、盤點庫存……在安溪縣官橋鎮的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筆者看到林向榮在他的鐵藝工藝品店里忙得熱火朝天。
然而,這位土生土長的安溪小伙坦言,就在短短一年前,自己也“絕對想不到”會在家門口辦起網店、做起互聯網生意。
曾經的石材廠
如今的電商園
若是對安溪稍有了解的人,便會知道林向榮的“想不到”是在情理之中。
位于福建東南沿海的安溪,屬戴云山脈向東南延伸部分,縣域內并不靠海。山巒起伏、山峰林立的環境,讓茶葉成為安溪最著名的一張名片。這樣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山區縣,似乎很難和互聯網產業扯上關系。
除了地處偏遠,安溪此前的核心產業也讓人很難聯想到現如今滿眼綠色、生機勃勃的產業園區。
“這里曾聚集超過100家各類石材加工企業,弘橋智谷正是從廢石場中誕生的電商基地。”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負責人林志強告訴筆者,石材行業曾經是安溪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石材廠最為集中的官橋鎮,之前是晴天石粉飛揚,雨天道路泥濘,大量粉塵排入當地水源,造成嚴重污染。不僅如此,泛濫的石材廠更占用大量土地,嚴重制約了安溪的發展空間。
2010年起,安溪陸續關閉700家企業,實現了石材行業全面退出。以退為進的“減法”,換來了8000多畝的寶貴土地,也讓騰籠換鳥成為可能。
2012年年底,安溪引入弘橋智谷項目。2014年4月,經過一年多建設,弘橋智谷正式投入運行。這個占地1500畝、建筑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億元的電商產業園區迅速吸引了在外打工的林向榮的目光。
條件優氛圍好
新人也能開網店
如同很多敢闖愛拼的福建人一樣,今年20多歲的林向榮,也是早早離開家鄉在外闖蕩。不過由于家里的原因,去年他決定返鄉創業。
“我父母開了一個制作藤條鐵藝的小工廠,做了十幾年的工藝品生意。”林向榮說,2014年以來,外貿市場的萎靡嚴重影響了林家的鐵藝銷售,“對外銷售越來越困難,我決定回來為家里的鐵藝找找新的出路。”在林向榮看來,電子商務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在廣州時我就經常網購,平時也經常玩電腦、用手機,一開始覺得開網店是小菜一碟。”林向榮說。不過,網店開張后,他卻發現現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一個網店在線上就涉及網頁設計、產品更新、網絡客服等多個方面,在線下還有庫存管理、物流服務等,每一樣都要從頭學起。”林向榮說,開店伊始,他甚至連為產品拍照都有困難,“反復搗鼓,拍出來的效果就是不理想。”
盡管困難重重,林向榮卻還是干得甘之如飴,“在弘橋智谷做事,這里的氛圍好,忙起來不覺得累。”
他口中的“氛圍好”,來源于園區為入駐創業者提供的優惠條件。“在這里,前3年,我的辦公與倉儲用地都是零成本。”林向榮說,借助園區規模優勢,物流費用也比在外收費低,“我只需自己經營好線上這一部分,其他方面可以全部交給園區代辦,真的省錢又省力。”
林向榮口中的“氛圍好”,更來自于園區內與他一同奮斗的伙伴。“針對我們這些創業者,園區內還有專門的電商培訓班。”林向榮說,自己在開店前,就接受了一期10天的專業培訓。培訓時結交的老師與同學,都是他創業路上的良師益友,“現在我在網店經營上有什么問題,第一時間就可以找到我的講師請教。同學間也都憋著一股奮力拼搏的勁,大家常常互相交流比拼,時刻提醒著我不要輕易放棄。”
“雖然上線不久,但現在我的網店已經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林向榮說,不僅如此,目前已有20多家店鋪與他接觸,希望成為他的分銷商。“未來我還要在創新上多下功夫,這需要我自己努力,也希望得到園區的支持。”除了電商培訓,林向榮希望園區能在設計創新、專利申請等其他方面給予自己全方位的協助。
有人氣聚財氣
園區運營收支平衡
良好的創業氛圍與扶持政策是吸引林向榮的重要因素,但對于全部由民營資本投資建設和管理運營的電商園區來說,如何實現盈利、讓園區運營方實現良性運作,則是擺在園區負責人林志強面前的一個難題。
“基地興辦伊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匯集人氣。”林志強說,為快速吸引企業入駐,在政府扶持下基地喊出“辦公倉儲3年免租”的優惠條件。不僅如此,基地還在整合產業鏈上下功夫,為解決電商人才問題,園區引入了“基礎—提高—團隊—孵化—創業”五級電商人才培訓體系,目前已累計培訓專業電商人才超過7200人;為便利創業,基地提供35類產品分銷,支持大學生零成本入門電商行業,參與園區分銷合作……
多效并舉下,園區發展迅速。目前,恒安、特步、匡威、安踏等知名企業紛紛入駐。2015年總發貨量1930.7萬單,總交易額15.1億元,孵化創業人員800人,提供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
“免費”引來了企業,園區自身又如何維持運作、實現盈利?“人氣足了,利潤自然就來了。”林志強回答。
“以物流這一環節為例,園區內所有企業的產品物流都由我們負責,龐大的規模效益給了我們與物流企業議價的成本。”林志強說,“假設每一單能夠節約1元成本,每年我們僅僅在物流上的利潤就是上千萬元。”
按照規劃,弘橋智谷將持續建設一個集電商營銷推廣、物流倉儲、教育培訓、電商SOHO、項目孵化于一體的綜合電商園區。
“實質上就是打造一個貫穿電商產業的全鏈條布局,園區在為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通過提供電商上下游服務實現利潤。”林志強說,“現在我們已經基本實現園區運營的收支平衡,期待未來的多樣化經營能讓園區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鐘自煒)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