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書
文明出行 從我做起
公交車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是城市公交文明的外在形象,也是城市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是廣大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更是展示市民素質的重要窗口。座談會上,東南早報聯合公交公司發布《文明出行 從我做起》倡議書,倡議更多市民和公交駕乘人員參與到建設文明城市的活動中來,文明乘車,文明出行,自覺監督和抵制出行的不文明行為,讓文明出行從我做起,讓文明出行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
一、候車時的文明禮儀
1.候車時要在站臺或指定地點等候車輛,不要站在車道上候車。
2.間隔候車,不要擁擠。
二、上下車的文明禮儀
1.等車輛停穩后,依序上下車,不要爭先恐后。
2.遇太擁擠的車輛,不要上車,如強行攀立車門,容易發生危險。
3.上下車時,先下后上,不要爭搶;前門上車,后門下車。
4.上下車要禮讓,不亂跑,不亂跳。
5.扶助老弱婦孺、殘障者先上車。
6.下車后,不要從車前或車后穿越道路,等車開走后,才可通過。
三、車廂內文明禮儀
1.上車后盡量往里走,不要站在車門口。
2.乘車應文明禮貌,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及抱嬰者讓座。
3.上車后應當注意乘車安全和妥善保管好所帶財物,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
4.應遵守公共道德,不要在車輛內嬉戲、大聲喧嘩,車廂內禁止吸煙,不得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等雜物,不得兜售商品和散發廣告。
5.在車廂內不要和司機閑談及妨礙駕駛員正常操作。
6.不要為同伴預占座位。
城市的文明需要大家共同建設,文明的城市需要大家共同呵護。讓我們攜起手來,自覺做到文明出行,共同營造安全、暢通,文明、和諧的交通環境,讓泉州更文明、更有序,讓生活更和諧、更美好。
現場花絮
欲與早報合作慰問公交司機
18名體驗者,在零距離接觸了公交司機工作環境后,他們一致的感受是“公交司機太辛苦,工作輕度大,我們要多關心他們”。
體驗者張燦煌告訴記者,此前他一直關注東南早報的東南公益,知道東南公益做了很多好事,如走進貧困學生、環衛工或是發動的愛心奉茶等活動,東南公益除了做愛心活動外,也影響了很多人加入公益活動中。此次體驗公交司機的活動,讓他有個新的想法,就是想與早報的東南公益合作,走進泉州的公交司機,去關愛他們。
“愛要傳播,才能讓更多人參與,才能讓愛走得更遠、更長久。”張燦煌說,現在天氣炎熱,他想給公交司機送一些飲料或茶水。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想通過自己的能力去發動一些愛心的企業家,讓更多人來關心我們最美的勞動者——公交司機。
做文明事讓更多人溫暖
邱孟洲是公交公司一名監督員,已經80多歲了,每天出行都是靠公交車。他說作為一名監督員,不去一線,怎么能發現問題。“10分鐘吃飯,10小時工作”“司機平凡而偉大,因為平凡而更值得尊重”……6月23日、6月24日,東南早報以3個版面報道了此次志愿者體驗公交司機的工作環境,志愿者很認真,記者報道寫得很樸實、很感人。志愿者來自各個階層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的真實經歷,會讓更多市民對公交司機的看法有所改變,呼吁市民愛護公交、尊重公交司機,這也是此次活動舉辦的初衷。不僅要為公交司機點贊,也要為志愿者、記者、報社、公交公司點贊。
“文明不單是司機駕駛、服務要文明,乘客乘坐也要文明,大家都說文明話,做文明事,這樣會讓更多人感到溫暖,讓社會更和諧。”邱孟洲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