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泉州將啟動水下考古 采用聲吶探測掃描或下水探摸沉船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7-29

藍藍泉州灣底,有一片神秘海域,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8月初,泉州將正式啟動水下考古重點調查,屆時來自省內外的20多名水下考古人員,將深入水下沉船疑點探摸、探測、掃描,搜尋泉州海絲文化的瑰寶。相比2012年啟動的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陸地調查,此次調查可謂“真刀實槍”,或將揭開一些歷史謎團,并為下一階段的考古發掘做準備。

 

水下考古技術對精確度等要求非常高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回顧】

歷時三年 走訪35個鎮184個村

2012年5月18日,泉州水下考古陸地調查工作正式啟動。經過三年多的走訪調查,日前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陸地調查報告《泉州海洋文化調查概況》出爐。

泉州水下考古陸地調查工作隊副隊長張紅興介紹,調查分為野外和室內兩部分。野外調查始于2012年6月,隊員們先后赴晉江、石獅、南安、豐澤、臺商投資區、惠安、泉港等地,沿著泉州沿海541公里的海岸線展開調查,共走訪了35個鎮、街道(鄉)的184個村。

實地走訪,加上文獻查尋,便是陸地調查采取的基本方法。隊員們力求做到文獻記載與實地走訪調查相互結合、相互印證,確保搜尋查證到有效的信息線索。“地毯式”的調查,也讓他們掌握了最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據介紹,水下考古陸地調查項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博物院、泉州海交館、泉州市博物館共同合作。

 

龍泉窯生產的碗

【發現】

走訪750多人 新發現47處古代沉船疑點

漁民、船長、船工;村民、干部;漁監、漁政、海警、海軍……調查中,考古人員走訪的各類對象達750多人,新發現古代沉船疑點和文物點共47處,復查古代沉船疑點3處,走訪76處古代碼頭。

“每一個疑點都經過詳細的調查和論證,標出了較詳細的位置,以及沉船所處海域的水文特征。”張紅興說,他們搜集到從清代、民國至近代的航海針簿、海圖等資料7部,還考察了崇武、輞川、峰尾等6處古城舊址,以及10處明清時期的烽火臺舊址。

“通過普查,我們基本摸清了泉州水下歷史文化遺產情況,為接下來的水下考古探測探摸,以及發掘保護,提供盡可能詳細可靠的線索。”張紅興介紹,水下考古的技術、精確度等要求非常高,因此前期工作要做得很細。

出水物陶瓷居多 最早追溯至五代

泉州沿海究竟有多少沉船,沉船上是否有文物?這一直是市民和專家關心的問題。

宋代青釉碗、青釉罐、莊邊窯盞、青釉瓜棱罐,元代青釉雙系罐,明代青花碗、德化窯湯匙,清代云龍紋青花碗和清晚期青花碗,還有無法確定年代的青花健身球……調查中發現了一批出水和出土文物,主要為陶瓷器、石構件、船板構件、銅器、鐵器等。其中陶瓷器最多,器形種類多樣,包括碗、罐、盤、碟、壺等。

從年代上判斷,這些出水物最早的為五代,其余大多為宋、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從產地上看,大多來自福建,也有來自江西、浙江,甚至有一些外國瓷。

 

宋代陶罐

宋代陶罐

【未來】

聲吶下水掃描 考古人員或將下水探摸

今年8月初至9月底,泉州將啟動水下考古重點調查,第一站劍指晉江。

“以晉江為中心,輻射石獅海域,開展第一階段工作。”張紅興透露,結合前期調查的重要沉船疑點,如晉江深滬灣明末清初沉船疑點、晉江口沉船疑點,考古工作人員將下水展開探測探摸。

通過聲吶儀器對沉船疑點進行探測掃描,再通過掃描成像進行分析,“若可能性大、有沉船特征,將安排人員下水探摸確認;若沉船保存良好,且具有保護價值,我們將向上級申報,報請國家文物局審批,再考古發掘”。

據悉,目前調查隊已向省內外具有水下考古資質的專業人員發送邀請,屆時或有20多名水下工作人員參與。

此外,惠安也有一些沉船疑點被列入考慮范圍。

重要沉船疑點

晉江深滬灣 沙灘曾驚現明代銅銃

水下考古重點調查首站選擇晉江絕非偶然。晉江深滬灣明末清初沉船疑點,是此次調查隊將著重調查的水域。

深滬曾先后發現距今7500-8000年的海底古森林遺跡、距今1萬多年的古牡蠣礁、福建首次發現的史前沙丘類型遺址——庵山遺址等。而深滬鎮的水下世界或將同樣非同凡響。

1999年12月24日,老漁民施修河迎著晨曦來到退潮后的灘涂中撿海螺,突然從泥土中翻出一塊黑家伙,竟然是一門刻有“嘉靖”的火器。其實這是一門銅銃,隨后他以2000元賣給他人,目前這門銅銃收藏在晉江博物館。

經過專家鑒定,銃彈膛內還貯一鐵彈,該銅銃為國家一級文物,很可能出自鄭成功的軍隊。消息傳來后,鎮上的居民一下子沸騰起來,來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擠滿海岸,有人甚至雇了一輛挖掘機挖掘。就在同一天,一門600多斤重鐵炮出土。

蟳埔海域

撈出千年烏木桅桿

2012年,晉江市池店鎮溜石村漁民朱永太,在蟳埔海域拖網作業時感覺漁網非常重,還以為鉤到了鐵錠,拖回岸時“鐵錠”突然脫網,他在脫網處插上竹竿做記號,幾天后他下水尋找,找到的竟然是一根圓木頭。

這根木頭可不尋常,是烏木桅桿。從上面削下一木塊,先泡足了水稱重是5斤,暴曬幾天后再稱,還是5斤。用火燒,灰燼竟是紅色的。

2014年,一名吳姓客商看到木頭后很快斷定:“這是烏木,并且是古船桅桿,材質在國內很罕見,可能是外來的。”最后,吳先生以1萬元購下烏木,捐贈給泉州市博物館。

經測量,這根烏木重達2噸,長17.85米,刷新泉州已發現的桅桿長度紀錄。據推算,烏木桅桿至少有上千年歷史,原來的木船可達25米長,和1974年在泉州灣發現的南宋古船殘存長度相當。■

來 源:泉州網-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AⅤ久久综合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伊人网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 亚洲香蕉日本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