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匯改”即將周年,這一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從6.1162跌至6.6451,貶值5289點,貶值幅度達8.6%。而人民幣對其他一攬子貨幣則漲跌互現,匯改一年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中間價貶值10.3%,對日元貶值31%,對英鎊升值7.8%。
這一年,人民幣匯率到底經歷了什么何以波動得如此驚心動魄?
資本外流、外儲下降,外匯局十幾次出來發聲談資金跨境流動,公安部開始打擊地下錢莊。航空企業外債陡增,即使加速清償仍匯兌損失慘重,A股上市公司去年下半年美元存款增幅達40%。
隨著人民幣被納入SDR,美元持續走強,這場匯率改革之戰方興未艾。新京報記者以8個關鍵數字解析一年來人民幣匯率的改革發展邏輯,對話決策層、專家學者、出口企業、外匯交易員、留學生等,全方面還原匯改這一年,守衛你的錢包。
匯率
一年經歷“三貶一升”跌去5289點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匯改后一年貶值5289點,降幅達8.6%,近期有持續回升趨勢。
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自從8·11匯改前的6.1162至8月2日的6.6451,已經貶值5289點,貶值幅度為8.6%。
“8·11匯改”后的3天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三天暴跌近三千點,迅速躍進6.4時代。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幾個月后,央行又推出了參照“收盤匯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中間價新機制。
人民幣的第二波快速貶值在新年之際。從2015年12月25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持續下調,截至1月7日累計下調933點,降幅高達1.44%。由于在本輪始自圣誕節的貶值中,央行未見干預,中資行也未有大規模買入人民幣鞏固匯率,因此不少聲音將本次貶值稱為“圣誕撤退”。
第三波貶值始自5月之后。人民幣從5月3日的6.4565持續下行,7月19日最低為6.6971,2個半月時間貶值了2406點。
就在市場認為人民幣將要步入6.7時代的時候,央行開始出手,人民幣匯率隨后持續升值,截至8月2日升值至6.6451,升值520點。
華元恒通首席分析師王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政府有意引導人民幣溫和而持續地貶值,目前接近6.7的位置比較符合意愿,過快的話會引發貿易摩擦。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在2014年底已經進入了下行周期,GDP增速不斷下滑,貨幣政策不斷寬松,所以人民幣匯率也進入下行周期。
外儲
資金外流外匯儲備下降4479億美元
在去年12月外儲創下歷史最大跌幅后,市場開始擔憂外儲還夠不夠用,外匯局認為資本不可能長期大規模流入。
人民幣持續貶值的直接結果就是資金外流加劇。
作為衡量跨境資金流動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外匯儲備在這一年中大幅回落。新京報記者梳理央行數據看到,“8·11”匯改前,截至2015年7月底的外匯儲備余額為36513.1億美元,而截至今年6月底,該數值變為32051.6億美元,不到一年縮水4479.5億美元。
而在此前,中國出口額持續攀升,對外貿易常年巨額順差,資金大幅流入,積累了大筆外匯儲備,2014年3月曾逼近4萬億美元大關,位列世界第一。不過,業界對此頗有爭議,有聲音認為這筆巨資是中國經濟實力的體現,但也有人認為過高的外儲管理難度較大,且容易造成通貨膨脹,導致央行不得不維持較高利率。
“8·11匯改”后,隨著外儲大幅下降,外儲虛高、熱錢流入都成為歷史。與此相反,在去年12月外儲創下歷史最大跌幅后,市場開始擔憂外儲還夠不夠用。
中國社科院學者張明認為,如果央行通過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盡快消除市場的持續貶值預期,并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管制,外匯儲備無疑是足夠多的。
國家外匯局在就2015年國際收支狀況答記者問時表示,資本不可能長期大規模流入,有進有出也是客觀經濟規律。2000年至2013年,中國資本凈流入尤其突出,累計達到1.35萬億美元,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資本有序正常流出也是難免的。對于資本和金融賬戶出現逆差、外匯儲備下降的國際收支形勢變化,需要客觀看待。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