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的第一股冷空氣,昨天和大伙打了個照面。冷暖氣團一碰撞,少不了雨。
前天夜間到昨天凌晨,泉州出現了分散性暴雨,局部大暴雨。泉州氣象臺統計23日09時至24日09時區域自動站累積雨量,共有16個站出現大于50毫米(暴雨量級)以上降水,1個站出現大于100毫米(大暴雨量級)以上降水,其中德化塔兜村下到了116.5毫米。
拜冷空氣所賜,昨天白天泉州市區最高氣溫在25℃左右,短袖已經難抵寒意了。但是!這股冷空氣太弱了!
今天副高又加強西伸,你剛穿上的長袖又得脫了。接下來,泉州將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最高溫升至30℃上下,中午前后甚至還有些悶熱。這樣秋日高照的好天氣,挺適合提前曬曬冬衣冬被,不過也要做好防曬補水工作哦。
不過秋天也確實在路上了。27日開始有一股冷空氣將橫掃我國大部分地區,華南地區降溫幅度預計比這次更明顯。
泉州市區天氣預報
25日 多云,23℃到29℃
26日 多云,23℃到30℃
27日 多云,23℃到31℃
漳州市區天氣預報
25日 多云,24℃到32℃
26日 晴轉多云,23℃到31℃
27日 晴轉多云,24℃到32℃
動物園
水鳥來泉越冬 我該去哪兒觀鳥?
進入越冬水鳥遷徙期,國家林業局前天開啟全國范圍內的水鳥調查。
泉州市林業局監測情況顯示,越冬水鳥已逐漸遷至泉州,野外鳥類種群數量與往年持平,健康狀況良好,未發現鳥類異常情況。此次調查涉及湄洲灣、深滬灣、圍頭灣沿海灘涂濕地,共設12個觀測點(其中湄洲灣5點、深滬灣4點、圍頭灣3點),調查監測水鳥主要分布區、繁殖地、候鳥遷飛停歇地等,共發現鳥類9種1000多只,其中包括蒼鷺、大白鷺、白鷺、黑腹濱鷸、磯鷸、黑翅長腳鷸、反嘴鷸、池鷺等。
泉州沿海濕地處在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廣闊的灘涂濕地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每年吸引著大量的候鳥在此棲息、覓食、越冬和繁殖。海都記者咨詢了林業部門,為大伙整理了幾個觀鳥推薦地——
看鷺鳥,泉州灣洛陽橋是不錯的選擇;看野鴨,去百崎湖吧;鳥鷸類則集中在沿海大通道灘涂;晉江河口主要是紅嘴鷗;集群的鷗類主要在深滬灣;圍頭灣不僅可以見到數量眾多的行鳥鷸類,運氣好時還能看到全球罕見的黑臉琵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