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后,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從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4月22日,前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海內外人士絡繹不絕,逾18萬9千余人次,同比增長53%;其中慕名前來參觀的外籍人士達4073人次,同比增長23%。
來自日本廣島縣福山市日中友好協會會長佐藤明久,福山市議會議員藤原平、岡崎正淳等,是首次參觀中共一大會址,他們表示在中共一大會址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過程,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基層黨建工作做得好。
作為與中國有著深厚感情的內山書店后人、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獲得者佐藤明久(注:內山完造外甥女的兒子)細細觀摩著中共一大會址里每一幅珍貴史料,不時地與身旁兩位日本議員討論。他表示,能到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感到非常高興,希望中國在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偉大號召的指引下,改革開放再出發,實現新的騰飛。他在日本也會銘記“不忘初心”這一口號,繼承和發展內山家族父輩們留下來的書店,牢記他們的遺志,不斷推進日中民間友好交流活動。
岡崎議員說:“中國共產黨能順應時代的變化,在重視歷史的同時,也能很靈活地應對國家建設方面的各種問題。”他表示,現在日本人口日益減少,社會經濟發展正在步入瓶頸期,又到了必須從農村、從地方開始振興國家的時候了。毛澤東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思想對現今日本的發展也很有啟發,他感到這次的參觀經驗非常寶貴,可以參考及學習的東西有很多。
藤原議員坦言,雖然來中國已經十次以上了,但對中國共產黨初期的發展過程并不完全了解,這是第一次來到中共一大會址這個值得紀念的地方,通過觀摩這些珍貴的史料,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過程。對于今后中國共產黨將如何帶領13億人民不斷努力奮斗,他會繼續保持熱切關注。
年初,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訪華期間說,日本愿以紀念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和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牢記原點,不忘初心,本著戰略互惠精神和“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共識,推動日中關系邁向新的階段。日前,王毅外長訪問日本時說,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是《中日聯合宣言》發表20周年和《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發表10周年,雙方應“不忘初心、鞏固基礎、以史為鑒、共創未來”,推動兩國關系沿著正確方向行穩致遠。
藤原議員本人和岡崎議員的父親都生于偽滿洲國奉天市(現沈陽市),當年雖然日軍殘暴的行徑蹂躪了中國大地,但作為平民的他們直到被遣返回國一直都被中國人善待。岡崎議員說他父親一家為了躲避蘇軍的搜索,曾被善良的中國人藏于家中。藤原議員也心存愧疚地說道:“日本要就這段侵略歷史向中國人民一直道歉下去!”
岡崎議員回憶,之前日本NHK電視臺播放了胡耀邦推動日中交流的故事,喚起了他兒時的記憶。他想起1983年胡耀邦訪日在國會發表演講時他的祖父邊看電視邊哭著說:“日中終于迎來了好時期!”他當時還只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并不太明白當中的深意,只記得胡耀邦用中文說到“兩國”時十分用力。“現在回想起來,一想到當年有這么多為了促進日中關系而努力的友好人士,我們這一代人也應該學習老一輩為了子孫,為了日中友好的明天多做努力!”
兩位議員稱自己是自民黨系的“鴿派”議員,認為雖然日中兩國政黨體制不同,不可能有直接借鑒之處,但是,現在日本正步入少子老齡化社會,日本政黨的角色和責任,除了提升經濟速度外,還要注重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獲得感,中國共產黨有許多好的做法值得日本政黨認真學習。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