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市以優化營商環為抓手,創新合賬管理全過程服務機制,從企業第一次注冊登記開始,從群眾第一次申報辦事開始,從項目第一次立項咨詢開始,專人盯住節點、管住補退件、中介機構服務質量等短板,把體制外的審批服務環節管死管住,并通過分析問題原因,推動制度機制改進。
一、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市場主體總量“井噴”
自2014年啟動改革以來,積極推出先照后證、多證整合、住所申報制、簡易注銷、注冊資本認繳登記,有效解決企業“辦證難、辦照難”等問題。改革4年來,全市市場主體從20多萬戶快速上升至70多萬戶,“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工作”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二、探索集群注冊,“雙創空間”蓬勃發展
針對線上線下融合、新業態,2015年初在全國率先以“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的新模式,建立了泉州市“網商(虛擬)產業園”,以園區管理企業為依托,作為入住企業的住所進行注冊登記,有效解決了無辦公場所的網商等主體無法辦理工商登記的問題,創業者不僅免去了租賃辦公場所的費用,連注冊登記也是免費,產業園還指派了專人指導稅務登記等日常事務,尤其方便大學生自主創業。目前,網商(虛擬)產業園已建成1個中心園區及11個縣級分園區,集群注冊主體達1.2萬余家,其中六分之一是大學生創業。去年電商交易達4000億元、占全省1/3,每年還保持30%增長。
三、規范自由裁量權,企業辦事“誰來都一樣”
將規范自由裁量權從行政執法、行政處罰領域,延伸到行政審批領域,細化技術審查標準,把200多個技術審查事項細化成4500條具體標準,建立自由裁量“泉州標準”。邊做邊把能往縣一級推廣的理出來,曬出群眾看得懂的審查細則,派出業務骨干做指導、手把手“傳幫帶” ,法人事項實現縣(市、區)全覆蓋,推行“清單打鉤式”核驗、“按章辦事”,達到“不管什么人來辦、什么人去審,結果都一樣”的效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