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放松房貸的信息近期開始密集出現。
3月4日,無錫傳出放松房貸,具體情況為:工商銀行將無錫地區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從40%下調至3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市場進一步了解到,作為16家重點監控城市之一的合肥,近期在房貸政策上也發生了變化。
3月5日,多位工行合肥地區房貸經理向記者確認,目前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仍為30%,但是有一次貸款記錄且已結清的情形可享受首套房的貸款利率,即上浮20%,而此前為上浮30%。
事實上,此前數日,工行合肥地區發布了一則房貸放松力度更大的通知。該通知顯示,在合肥市區無房,有一次貸款記錄已結清,首付比例由原來的4成起變為現在的3成起;合肥市區無房,有兩次及以上貸款記錄已結清,首付比例由原來的6成起變為現在的5成起;在合肥市區有一套房,有兩次以上貸款記錄已結清,首付比例由6成起變為現在的5成起。
不過據了解,這套方案并未執行,“如果你現在無房、有一套貸款記錄結清了,那還必須按二套付4成的首付,之前的規定還沒實施幾天就被叫停了,現在是利率上可以按照首套房上浮20%的利率。”一位工行合肥房貸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合肥是住建部最早一批公開點名要求重點調控房價的16個城市之一。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一手房與2015年相比,累計漲幅最大的為54.8%,即合肥;二手房價格三年累計漲幅最大的為56%,也是合肥。
去年下半年開始,金融機構們對資金寬裕的感受就越來越明顯,到年后1月份的金融數據公布后,這種“錢多”的感覺就被推向了高潮。1月數據顯示,社融增量、M2同比增幅和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均遠超預期,分別達到4.64億、8.4%和3.23億。
對金融機構而言,與資金充裕相伴而生的另一個問題是“資產荒”。年前,記者與銀行、信托等機構人士交流時,對方大多表達了這一感受:手里攥著大把現金,找不到合適的好資產投進去。由此,高評級信用債的發行利率在機構爭搶之下一路走低。
那么,這些錢最終都流向了哪里?
在這一波大量趁低價成功發行了信用債的企業當中,不乏房地產開發商。“我們都有點看不懂這個市場了,去年的時候緊張到很多開發商的債都發不出來,現在又好像走到另一個極端。”上個月記者與一位券商投行部門總經理交流時,對方感嘆到。
對銀行而言,房地產也是被爭搶的優質資產。3月5日,上海地區一位銀行對公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在很多銀行都在搶開發貸的業務,“開發貸對銀行來說是優質業務,額度大,期限長,利率也還可以,尤其是現在相比于很多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來說,而且后續可能會衍生帶來按揭、房抵貸等一系列其他業務。”
不過,據他透露,盡管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很愿意放款給房地產企業,但是監管的標準并未有放松跡象。據其所知,部分項目在具體執行中相比去年的尺度可能有所變化,比如符合要求的某些項目,可能會包裝一下給出更高的額度。
個貸市場亦有類似情形。據了解,目前上海地區的首套房貸款執行利率的折扣為九五折。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了解到,去年底部分銀行即有意放松,將首套房貸款利率折扣下調至9折,但僅執行了1天,次日即被監管叫停,隨后未再出現。“但現在的好處是,放款節奏很順利,基本上審批下來立馬就能放給你。”有上海地區房貸經理如此表示。
個貸市場的另一塊與房地產相關的業務也值得關注,即房抵貸,據記者近期了解,不少銀行正在積極開拓這一領域,利率和額度都較為寬松,尤其是那類借款人作為中小工商企業法人、股東以及個體工商戶等的情形,貸款用于企業經營,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對公貸款的角色。
上海作為重點一線城市,在房貸政策上的變動信號意義尤為明顯,監管對機構行為的關注度也就尤其高。但據記者了解,其他部分地區則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明顯的變化。一位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河南地區對公人士對記者透露,自去年底以來,明顯感受到當地各區域上報的開發貸項目多了很多,而部分當地的小銀行目前則正在積極地拓展房地產項目。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