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全面落地,特別是提高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擴圍、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等政策的密集出臺,制造業迎來了加快轉型升級的政策窗口期。
減負組合拳利好制造業
國家稅務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作為今年減稅降費的“重頭戲”,深化增值稅改革在4-6月累計實現整體凈減稅3185億元,極大利好我國制造業發展。
據了解,深化增值稅改革自今年4月1日起實施,5月1日起申報納稅。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深化增值稅改革首月實現凈減稅1113億元。其中,制造業減稅效果最為明顯,實現凈減稅476億元,占總減稅金額的比例超過四成,居所有行業首位。
分省份來看,深化增值稅改革落地以來,三個月時間江蘇省共實現減稅310.4億元,占全國9.7%;浙江省累計實現凈減稅259.9億元,占全國總減稅額的8.2%;上海市則將原16%的增值稅稅率降為13%,原10%的增值稅率降為9%,同時在部分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實行進項稅額加計扣除,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增值稅留抵退稅;河南省新增減稅126.8億元,惠及納稅人30.1萬戶,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全部戶數的96.8%……普遍來看,制造業減稅效應顯著,有力激發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此外,深交所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稅費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39%,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合計減輕稅費315.51億元。其中,化工、汽車制造業、通信設備、醫藥制造業等行業稅負較去年同期下降14.54%,下降幅度尤為明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表示,在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大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稅負是減輕的,特別體現在生產制造企業方面,因為增值稅下調三個百分點更讓制造企業受益,化工、汽車、通信設備、醫藥等制造業受惠最為明顯。
東興證券研報分析稱,今年上半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果顯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速均有較大幅度回落,實體企業的稅收負擔進一步減輕。針對實體企業的減稅降費等積極財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仍會加強,預期下半年中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速或繼續保持下降態勢。渤海證券也表示,展望未來,減稅降費對企業利潤增速的呵護作用仍將逐步顯現。
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國家正全力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逐步開啟制造業“智造”新時代。而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正在為諸多行業、企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從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到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一次性扣除,再到增值稅稅率從16%降到13%,減稅降費給企業送來了上千萬元的“真金白銀”。
今年5月,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適用范圍的公告》,將適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的行業范圍擴大至全部制造業領域,這對推動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是極大的利好。
廣西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擴圍,一方面減輕了企業當期的稅收負擔,緩解企業因稅負造成的現金流壓力;另一方面,由于制造業有大量購進生產設備的需求,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稅收優惠激勵將促進企業加快設備更新、科技研發創新,擴大生產投資等。
此外,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的政策意味著,企業每投入100元開展研發活動,稅前扣除額度從過去的150元提高到了175元,如果按25%的稅率計算,減稅金額從12元增至18.75元。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減稅紅利比以前多了一半。
“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創新是關鍵,生產設備的更新、技術升級改造是企業生產成本中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固定資產折舊、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一系列政策,這對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上述廣西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0%。其中,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3.1%,增速高于全部制造業投資10.1個百分點。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減稅相當于給公司“瘦身”,有助于其降低經營成本,促使他們將更多的資金投入至創新研發與擴大再生產中,進而在提升公司競爭力的同時,盡可能地增加盈利。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1.8個百分點。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減稅降費效應加速顯現,上市公司的信心得到穩定和提振,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和釋放,不少公司加大了生產技術改造、新品研發、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步伐。
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認為,下半年,有利于制造業投資的因素依然存在,減稅降費作用將逐漸體現,有助于促進預期改善。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