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什么游戲?”
“這款呀,給你下了”
“好玩嗎?哇,玩的真棒!”
“怎么玩,你教我”
……
即將做手術
醫護卻在手術室里陪患兒玩起了游戲?
咋回事?
原來
這是在泉州市中醫院肛腸科一區里發生的事
一個離開父母獨自面臨手術的小男孩
術前緊張害怕,不愿配合
為了減輕孩子的恐懼感
手術室的醫護人員當起了臨時“陪玩”
當天
一個7歲的小男孩
因反復大便疼痛、出血2年余
需要做“肛裂,痔瘡”手術
小男孩很緊張
不愿意跟醫護人員交流
于是
手術室的醫護人員耐心“陪玩”起來
為小男孩下載了游戲
陪在他身邊,輕聲細語撫慰
這一溫馨舉動
漸漸緩解了小男孩的緊張與恐懼
最終從大鬧天宮的“小頑童”
變成了勇敢接受手術的“小戰士”
事件詳情回顧
3月25日早上,劉秋江主任在門診坐診。隨后,一對父母帶著小朋友進來看病。
據其父母介紹:小朋友今年7歲,在5歲的時候因大便干燥,開始出現大便時哭鬧、疼痛,時有大便后紙擦染少量鮮血。
他們也曾到醫院就診,診斷為“肛裂”,外用藥治療后,癥狀稍有改善,但每次大便干燥時都會出現上述癥狀,時緩時劇。2年來反復發作,近期因水分攝入不足大便干燥,又開始大便時疼痛,便后紙擦染少量鮮血,用外用藥后,未見明顯緩解,故來就診。
經劉秋江主任檢查:發現小朋友肛門后側可見典型的哨兵痔(多見于慢性肛裂久不愈合,裂口皮膚因炎癥刺激,淺部靜脈和淋巴回流障礙,引起的組織水腫和纖維變性而形成的結締組織外痔),輕掰肛門見肛管后側已經形成一梭形裂口,基底灰白,質硬,觸痛明顯,觸碰易出血,因小朋友疼痛不配合未再進一步指診。
劉主任結合患兒的病史及專科檢查,考慮小朋友為慢性肛裂的急性發作,其病程較長,此次因大便干燥致肛管裂開,專科檢查裂口組織質硬、纖維化明顯,外用藥后癥狀未見明顯緩解,非手術切除無法完全愈合,且患兒家屬手術根治希望強烈,故擬定手術治療。
完善術前準備后
擬定11點于手術室手術
但患兒因害怕手術
于手術室外哭鬧
不愿配合進入手術室
才有了開頭手術室“陪玩"的一幕
最終手術于12點30分開始正式施行
林麗娜主任開始全麻,全麻起效后,由劉秋江主任主刀、陳海軍住院醫師進行手術輔助,手術順利完成。包扎后于13點30分結束手術,全麻清醒后14點送回病房。
全麻清醒后,患兒開口第一句話居然是:“我還想再玩下剛剛的游戲。”對此,其父母對醫護人員表達了感激之情:“本來就怕疼,沒想到既能夠做好手術,小孩子還沒有留下手術陰影,很感謝!”
在醫護人員地細心監測下,術后一天,患兒就可以下地活動了,加上換藥配合,患兒整體狀況良好。
據介紹,注意好術后相關事項, 配合好藥物熏洗坐浴、定時做好局部換藥以及微波照射創面等,術后1-2周,患兒就可以恢復如常,辦理出院。
事實上,進入手術室,很多成年人在術前等待以及手術的過程中都容易焦慮緊張,兒童就更易感到害怕、恐懼。
面對術前焦慮的患者,泉州市中醫院肛腸科一區劉秋江主任別有一番心得,他說:“做手術時,醫生的心態也很重要。一方面,你既是‘醫生’,手術要嚴謹、細致認真;另一方面,你也是患者的‘朋友’,適當地與患者聊聊家常和趣事,能夠很好地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患者經常會沉浸在聊天中,不知不覺手術就已經做好了。”
病人無小事
細微之處的親切與溫和
難言之隱,常常會讓人有后“股”之憂,現代肛腸相關疾病越來越低齡化、年輕化。為此,劉秋江主任溫馨提醒:發現相關肛腸類疾病,不要諱疾忌醫,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莫讓難言之隱,變成難治之病!
肛腸一區介紹
泉州市中醫院肛腸科的前身是泉州市中醫院痔瘡科,現在是省、市級中醫肛腸重點專科。
肛腸一區于2017年12月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上海海派顧氏外科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二級工作站,同時也是泉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肛腸分會掛靠單位。
特色與理念:科室兼收并蓄國內外肛腸專科新技術、新療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成為我省肛腸疾病專科中規模較大、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療效可靠、影響力廣泛,處于省內臨床及學術領域領先水平的中醫肛腸重點專科之一。
科室在福建省內率先開展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痔瘡微創手術——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術)和選擇性痔上粘膜環切合術(TST術),在此基礎上首創了嵌頓痔三聯療法,取得滿意療效。PPH術及TST術具有術后疼痛輕、恢復快、術后生活質量高的特點,對于治療環狀混合痔、直腸前突、直腸黏膜脫垂、出口梗阻性疾病等,具有獨特的療效,廣受患者好評;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充分貫徹“全程少痛”的原則,手術治療各類肛腸疾病:術中采取無痛麻醉;術后采取熏洗、激光、微波、耳穴埋豆,藥物內服外用、封閉注射、鎮痛泵等方法使患者輕松度過術后疼痛期,提高患者術后舒適度,踐行“微創”理念。
科室亦是福建省開展PPH術、TST術和自動套扎術(RPH術)等微創手術最多、技術最成熟的專科之一;科室開展的“保留括約肌的切掛拖線術”,在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中具有治愈率高、療程短、復發率低等特點,目前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基本情況與團隊:現有床位45張、醫護人員20余名,其中有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10人,研究生導師1名,碩士7名,具有較強的技術團隊,并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肛腸科開展廣泛的協作,定期選派人員進修新近的診療項目,不斷提升理論與臨床實踐能力。自行開發的“賽霉胺軟膏”、“八寶痔瘡膏”、“痔瘺外洗方”、“便血方”等在臨床廣泛使用,效果確切。
診療項目:目前能夠開展肛腸疾病的各種檢查及治療,如排糞造影、結腸傳輸實驗、高位復雜性肛瘺螺旋CT造影、X線碘油造影、MRI檢查、肛門直腸腔內彩超、肛門壓力測定檢查、大腸灌洗治療、中藥熏洗、微波、激光、肛腸綜合檢查治療等。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中醫中藥及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混合痔、肛周膿腫、肛瘺、肛裂、直腸脫垂、出口梗阻性疾病、直腸息肉、肛門直腸狹窄、肛乳頭瘤、肛竇炎、肛門濕疹、便秘、潰瘍性結直腸炎等各種復雜性、疑難性肛腸疾病,治愈率及好轉率達99.5%。
科室在臨床實踐活動中強調患者的診療體驗,注重人文關懷,為術前、術中、術后等圍手術期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科室官微——泉州肛腸(QZZYGC)不定期發布各種肛腸疾病的防治科普知識,為廣大肛腸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專家介紹
劉秋江,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英國圣馬克醫院訪問學者、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肛腸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肛腸病學分會副會長、泉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肛腸分會會長、福建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師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上海海派顧氏外科第四代傳人陸金根教授、曾先后在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研究生班學習及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進修學習,師從中國肛腸專業名醫喻德洪教授、傅傳剛教授、孟榮貴教授及中國首例PPH手術者姚禮慶教授。
畢業三十年來,長期在臨床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痔瘡、肛周膿腫、肛瘺、肛竇炎、肛裂、直腸脫垂、便秘、慢性結腸炎等各種肛腸疾病,尤其擅長采用微創手術治療各種疑難性復雜性肛腸疾病。是率先在福建省內開展PPH、TST、RPH等微創手術治療的專家之一。在國家級、省級各種正式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國家中醫、中西醫結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材《中醫外科學》以及《現代肛腸病學》、《外科學臨床指南》等專著。在報刊發表肛腸病防治常識的科普文章,在泉州市電視臺《健康視窗》、泉州廣播電臺《海絲健康控》、《閩南茶館》等做了專題講座,積極普及肛腸疾病的防治常識。
門診時間:每周一、二、三、五上午
診室:門診中心二樓肛腸科診室(2)
整理編輯:木可
資料來源:陳海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