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全市自然災害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組獲悉,今年6月以來,泉州市新排查出安全隱患593處,推動隱患整改937處,截至9月2日,自然災害領域已排查隱患5268處,已整改5203處,整治率98.8%。
據悉,整治組針對排查中發現的2處重大隱患,采用掛牌督辦、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快整改進度,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永春縣玉斗鎮玉美村坂仔山塘壩坡塌陷,壩體存在漏水現象,已組織施工單位開展應急除險加固并于7月5日完工;惠安縣輞川鎮地質災害點,在拆除邊坡下方簡易搭蓋家禽養殖場所、落實人員定期巡查、消除人員傷亡危險的基礎上,正推進邊坡上方空置舊宅房屋的拆除工作,徹底消除隱患,預計年底前可完成。整治組還接到群眾舉報隱患線索1條,并完成核實整改。
在前期排查整治的基礎上,我市還明確目標任務,推進長效機制建設,認真制定三年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八方面內容33項重點項目任務,明確完成時限和責任單位。
其中,市水利局突出風險防范,組織中心城區2020年超標洪水預案演練,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制定2020年泉州水利防汛值班制度,明確大中型水庫每月最低控制水位,研發防汛責任人點對點語音預警和應急短信群發預警系統;為全市200座重要山塘配備應急防汛物資;南安、臺商投資區、洛江、泉港、永春等5地全面開展小型水庫物業式管理,晉江、石獅、豐澤和德化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市海洋漁業局利用休漁期完成全市1251艘小型漁船北斗示位儀的安裝工作。市海事部門組織轄區各涉海單位共同參加6次海上應急綜合演練活動。
地質災害點防范方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進安全生產宣傳“五進”工作。爭取省級提升建設補助資金130萬元和市級補助資金150萬,用于提升、鞏固建設128個自然災害避災點,新增1594個自然村緊急避險點。市防指分兩輪部署危險區域群眾自主轉移避險演練,全市共有3284個自然村7092戶23857名群眾參加,提升群眾自主轉移避險的主動性、能動性。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