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泉州建設時空科創基地——這是省政府為泉州未來產業發展繪制的藍圖。
推動泉州建設時空科創基地
泉州網1月25日訊(記者 蔡紫旻)推動泉州建設時空科創基地——這是省政府為泉州未來產業發展繪制的藍圖。在省長王寧24日所作的省政府工作報告里,出現了不少與泉州息息相關的內容。“十三五”時期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十四五”期間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加快廈漳泉都市圈一體化;去年的“成績單”上,位于泉州的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開建、泉州向金門日均供水超萬噸等位列其中;今年的目標任務中,時空科創基地、泉州芯谷、“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等關鍵詞句亮相。
回顧2020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關鍵詞 白瀨水利樞紐工程
摘要: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開建。
解讀:2020年12月,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C2標段正式開工,標志著該工程自2019年年底主體工程C1標段開工建設以來,正式轉入大壩建設階段。
白瀨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加快推進建設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是列入國家發改委《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
工程總庫容僅次于山美水庫,達5.44億立方米,以供水為主,結合防洪兼顧發電,也為改善下游灌溉、生態用水創造條件,將滿足2030年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
關鍵詞 雙擁
摘要:連續五屆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滿堂紅”。
解讀:去年,泉州市及所轄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至此,泉州市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蟬聯“七連冠”“六連冠”和“四連冠”,實現“一帶三”目標,受命名表彰數量位居全國設區市前列。
近年來,泉州凝心聚力推進科技文化擁軍、司法擁軍、軍民共建以及解決軍人“三后”等問題,推動新時代雙擁工作繼續走前列、出實效,全國雙擁模范城成為泉州的靚麗城市“名片”。
關鍵詞 金門供水
摘要:向金門日均供水超萬噸。
解讀:2018年8月5日,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截至去年年底,向金門供水量已超過1000萬噸、日均供水量超萬噸,通過與金門水廠形成“月計劃、周調整、日供應”的供水機制,供水工程完全可以滿足金門的用水需求。
為保持水質良好,泉州實行龍湖水源地環湖截污溝、隔離網和視頻監控系統等水、陸、空三層管控,水質監測指標長期穩定在二類水以上。
關鍵詞 臺胞醫保服務中心
摘要:廈門、泉州、莆田等地設立臺胞醫保服務中心。
解讀:2020年,泉州臺商投資區臺胞醫保服務中心正式成立。這是泉州首個臺胞醫保服務中心,也是大陸首個在臺商投資區設立的臺胞醫保服務中心。
臺胞醫保服務中心的設立,有效解決臺胞在就醫報銷中遇到的問題,并由服務中心指派專人,幫助臺胞代辦大陸醫療費用在臺灣健保部門的報銷手續。
目前,泉州參加大陸基本醫療保險的臺胞,可以享受即時刷卡結算等與大陸同胞一樣的醫保待遇。
關鍵詞 醫改
摘要:4個設區市納入國家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26個縣(市、區)納入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
解讀:近年來,泉州著力深化醫改,積極推動“醫聯體”、縣域“醫共體”等建設,成為全省4個納入國家城市醫聯體建設的試點城市之一,石獅、安溪被列為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泉州提出分區域、分層次就近組建醫聯體,在全市23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和泉州德誠醫院試點,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啟動組建市第一醫院醫療集團。目前,第一醫院醫療集團實質運作,各縣(市)均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
關鍵詞 “送王船”
摘要:“送王船”項目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解讀:2020年12月,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該項目申報文本包括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三地的多個代表性小區及群體。
“送王船”是廣泛流傳于我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泉郡富美宮的“送王船”不僅在閩南地區、東南亞國家影響深遠,也成為臺灣王爺信仰的重要來源之一。
泉州是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類“非遺”項目的城市。“送王船”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遺”名錄,為保護好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迎來新機遇。
2021藍圖
凝心聚力 開拓進取
關鍵詞 時空科創基地
摘要:推動福州建設福建科學城、廈門建設未來科技城、泉州建設時空科創基地。
解讀:時空科創基地是泉州以引進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為支撐,以建設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大科學裝置為抓手,發展時空技術研發、大數據服務、智能制造及相關產業的項目。
新一年,泉州將突出創新引領,做強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產業支撐,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滾動推進時空產業、傳感智造、新型顯示等新基建新經濟基地建設。
關鍵詞 泉州芯谷
摘要:推動省超算中心二期、省區塊鏈主干網、數字福建產業園、福州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泉州芯谷、廈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
解讀:近年來,搶抓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歷史機遇,泉州規劃建設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在晉江、南安、安溪設立分園區,形成“一區三園”開發格局,培育設計、制造、封測、終端應用等全產業鏈,努力打造經濟新增長極。
關鍵詞 泉州灣
摘要:深耕海上福建,抓好六大灣區建設,促進港灣、產業、城市聯動發展……整體連片開發東吳、江陰、古雷、泉州灣等重點港區。
解讀:六大灣區即泉州灣、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廈門灣、東山灣。
宋元時期,泉州港是當時的“東方第一大港”,通過海上貿易通道,與海絲國家頻繁往來貿易;如今,泉州的港口穩居億噸大港行列。近年來,隨著泉州港口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泉州港進一步融入全省港口發展大局,港口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港口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過去五年,泉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年貿易額超千億元。
關鍵詞 市場采購貿易
摘要:培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壯大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區。
解讀:作為福建省首個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去年,泉州石獅服裝城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總額,達到343.1億元,同比增長99.1%,為泉州乃至福建穩外貿提供重要支撐。
去年,全市外貿進出口1970.8億元,列福建省第三位。其中,出口1503.6億元,增長3.4%。同年,晉江鞋紡城市場采購貿易試點首票10.08萬美元出口休閑鞋順利通關,這標志著,福建省第二家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正式啟動運營。
關鍵詞 申遺
摘要:高水平辦好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推動“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
解讀:泉州在10—14世紀高度繁榮的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度。
泉州有序推進申遺工作,同時,在去年發布南外宗正司、市舶司、安溪冶鐵、德化窯遺址等考古成果;設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工作站,與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共建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
今年,泉州將全力以赴推進申遺工作,出臺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全市將開展18個國保單位“三防”工程、22個省(市)級文保單位修繕,推動大遺址保護及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關鍵詞 海藝節
摘要:辦好……第五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
解讀:海藝節是經批準、由文旅部和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的海絲主題文化藝術盛會,永久落戶泉州。2014年、2015年、2017年、2019年,泉州先后成功舉辦了四屆海藝節,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專家學者和國際友人參與其中。
以上屆為例,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人參加海藝節。其間,泉州舉辦一系列全域性活動項目,讓群眾能在家門口欣賞到精彩的文藝演出,全域聯動、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圍,讓海內外賓朋印象深刻。
關鍵詞 世中運
摘要: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精心籌辦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
解讀:泉州晉江是我國第二個舉辦世中運的城市。
去年7月,世中運30個賽事場館已經全部完工。值得一提的是,66.7%的世中運場館安排在學校,賽后,這些設施歸學校所有,對提升學校體育場館品質、服務學校體育教學有著巨大作用。其中,晉江少體校項目將用于本校運動員和國家羽毛球隊訓練,其余學校場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將成為趨勢。
接下來,我市將高水準辦好世中運,做大做強體育產業,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回顧“十三五”
新時代新步伐
[strong]關鍵詞 [/strong]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摘要:國家創新型省份、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
解讀:2016年6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福廈泉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納入國家全面創新改革布局。
幾年來,泉州不斷改革創新。“引進國家大基金共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被省科技廳納入第二批可復制推廣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舉措清單,向全省推廣;依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建設的“電機驅動與功率電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全省相關領域首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十四五”展望
奮力譜寫福建篇章
關鍵詞 “晉江經驗”
摘要: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充分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解讀:2020年,泉州GDP邁入萬億大關,經濟總量連續22年居全省首位,“晉江經驗”正是泉州經濟發展的制勝法寶。
“十四五”時期,泉州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常學常新“晉江經驗”,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過程中,勇當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深化改革開放、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四個主力軍”,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絲名城、制造強市,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
關鍵詞 廈漳泉都市圈
摘要:深化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加快福州都市圈建設和廈漳泉都市圈一體化……
解讀:今后,泉州將全面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高起點推進“跨域融合”,打造南翼科技創新高地、北翼新型重化基地,在廈漳泉都市圈中發揮工商業中心、閩南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作用。
而在《關于泉州市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1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新一年,“錢袋子”將重點用于支持民生改善、新經濟,以及支持重大項目和新基建。其中,重大項目和新基建方面,重點推動廈漳泉都市圈同城化和泉州環灣城市建設,推動興泉鐵路、福廈客專泉州段建設等位列其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