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泉港區牢牢把握“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緊緊圍繞“首穩”“首保”目標要求,通過線上線下招聘、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人才引培力度等措施,為援企穩崗促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泉港區牢牢把握“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緊緊圍繞“首穩”“首保”目標要求,通過線上線下招聘、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人才引培力度等措施,為援企穩崗促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線上+線下” 優就業服務
“我覺得企業要破解找人難留人難問題,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對企業品牌價值和上升路線進行梳理和展示,第二拓寬職業招聘渠道,第三幫助企業職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在泉港人社直播間線上招聘活動現場,區人力資源顧問劉志斌對企業招人留人難這一話題進行了專業細致地分享和解答。
今年,泉港區人社局聯合中國海峽人才市場泉港分部開展泉港人社直播間線上招聘活動,邀請福建師范大學泉港石化研究院院長陳登龍、區人力資源顧問劉志斌等專家,為在場企業代表答疑解惑。
臺上專家講解到位,臺下企業代表也聽得仔細,受益良多。“幾位專家的解讀讓我茅塞頓開,在招人用人留人管理上,也有了新體會。”在場企業代表對直播間線上活動連連點贊。
據悉,為幫助企業解決招人難問題,該區還將泉港人社直播間線上招聘活動升級為“就業泉港”視頻號、“泉港就業”微信公眾號,持續推送企業招聘信息,累計發布用工信息12期,推送就業崗位4390個。
不僅如此,該區還以山腰街道聚福社區為試點,探索施行“一小時就業”進社區服務模式,新開發“一小時就業”小程序,收集缺工企業和求職者信息,為雙方搭起無縫對接平臺,并通過“想就業來找我”小程序,加大用工信息和簡歷投放力度。截至目前,共吸引283家企業入駐,收集崗位5747個,投放簡歷1332份;上半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67人。
除了線上活動外,該區還廣泛開展線下活動。通過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創新就業服務模式,對符合條件企業給予“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以此激發企業積極性。截至目前,共發放補貼24家93.25萬元,培訓技能人才2100人次以上。通過常態化開展的線上+線下就業服務活動,該區真正做到周周有招聘、月月有專場,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
“保底+保障” 享民生福祉
“來這里每天幫他們整理材料,辦一些業務,一個月收入1500元左右,給我的家庭減輕了負擔。”前黃鎮前燒村的許先生,是公益性崗位的受益者之一。就業困難的他被前燒村村委會聘請為勞動協管員,有了經濟來源后,家庭壓力也得到了緩解。
在泉港,像他這樣在公益性崗位上工作的人員,還有107個。近年來,該區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及時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加強對公益性崗位人員的規范管理。擇優錄用符合崗位要求的農村勞動力,給予用人單位按該區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截至目前,安置低保戶和精準扶貧人員百余人。
除了促就業方面的政策,該區還創新解決被征地養老保障問題,通過對征地社保落實情況的審核,針對石化安征遷保障對象,制定簡化的審批手續方案,對整村拆遷的行政村(自然村)實行先審批先發放,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保征遷村60周歲達齡且符合被征地養老保障條件人員及時享受待遇。
下一步,該區將繼續織牢社會保障網絡,開展全民參保數據分析,全面核查未參保企業、個人,根據企業狀況、個人身份等信息合理引導參加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通過梳理排查社保經辦領域風險隱患,定期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檢查,健全完善管人、管事、管錢等各項規章制度,確保社保基金安全。
“引才+育才” 筑培養平臺
暑期到來,在泉港區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以及非公企業,一批批泉港籍在外大學生陸續到崗實習,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鍛煉本領,也增強了解泉港、熟悉泉港、留在泉港創業創新的信心。
近日,區委人才辦、團區委聯合開展2021年泉港區大學生暑期實習“揚帆計劃”暨泉港區第四屆預選大學生實踐鍛煉服務團活動,經過崗位征集、報名配崗、崗前培訓等環節,選派一批優秀大學生到該區進行暑期實習,貢獻聰明才智。
據了解,此次活動旨在推動“雙創泉港”人才發展戰略,發揮共青團聯系服務青年人才橋梁紐帶作用,加強泉港青年人才儲備。截至目前,共征集實習崗位131個,超預期制定目標41個,提供崗位完成率達145.56%,吸引百余名高校畢業生報名參加。
除了搭建青年人才引進培養平臺,該區還不斷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拓寬人才培育的渠道。今年,泉港職業中專學校復辦,學校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確保人才培養與就業零距離對接,努力培養出更多技能型實用人才。在全區范圍內推行“地企”協同育才機制,創新“基地+企業”模式,與總工會、人社局、聯合石化共同建立聯合石化職工技能實訓基地,實施以黨群聯創、活動聯辦、項目聯推、人才聯育、資源聯享為主題的“五聯共創”工作機制,組織第一批10家區內優秀企業代表與泉港區石化行業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安全生產實踐基地簽訂共建協議,著力培養一批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
同時,該區將繼續優化引才留才機制,積極探索“人才+項目”“人才+產業”等柔性引才育才模式,構建更為長效管用的人才保障體系,聯合統戰、團委、教育局、異地商會等部門,逐步建立并完善泉港區在外大學生數據庫,充分發揮政策配套對人才的集聚效應,引導用人單位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為人才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提供必要的服務。
(陳嘉緯 劉澤陽 陳敏樹 林芬)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