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資源、第一資本、第一推動力。近年來,鯉城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聚焦發展大局和產業需求,著力建機制、搭平臺、引人才、優服務,縱深推進人才“港灣計劃”,目前全區已集聚市級以上人才計劃入選者508人,各類人才平臺載體52個,人才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鯉躍”興城 人才“涌泉”
鯉城區著力打造聚才引才“強磁場”
人才是第一資源、第一資本、第一推動力。近年來,鯉城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聚焦發展大局和產業需求,著力建機制、搭平臺、引人才、優服務,縱深推進人才“港灣計劃”,目前全區已集聚市級以上人才計劃入選者508人,各類人才平臺載體52個,人才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服務大局 緊扣產業“引才”
人才聚,產業興。今年以來,鯉城區緊盯泉州市“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戰略,堅持圍繞產業聚人才,健全以產聚才機制,實現人才發展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共同發展。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鯉城區加快落實《關于加快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若干措施》《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1+9”系列政策的通知》等扶持措施,推動人才政策與科技政策、產業政策一體貫通。同時,落細“人才+團隊+項目”引才模式,健全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聯動機制,推動人才向產業龍頭、高新集群、民生短板集聚,深入實施“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全區已簽約招商項目98個,投資總額427.86億元,招引項目涵蓋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民生項目,推動“項目+人才”雙引進、雙驅動。
下一步,鯉城區將組織實施“鯉躍”工程,落實落細“涌泉行動”,圍繞引聚、安居、創業、培育、服務等方面出臺針對性扶持政策措施,發揮政策乘數效應,為人才來鯉就業創業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成立人才專班,分產業建立人才需求庫、引智目標庫,“一產一策”對接急需緊缺人才,形成“招項目、促落地、引人才”工作閉環,走好“產才融合”之路。
立梁搭柱 多措并舉“育才”
人才培養,國之大計。近年來,鯉城區堅持人才實用導向,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特色文化人才“傳承工程”、技能人才“支撐工程”、實體產業人才“領跑工程”、 青年人才“鴻鵠行動”,加快構建區域特色人才培育鏈,不斷拓展人才成長成才空間。
以申遺成功為契機,鯉城區著力實施特色文化人才“傳承工程”,不斷夯實傳播人才隊伍建設。去年10月,該區啟動“古城文化傳播人才”培育計劃,經過層層選拔,共有25位優秀學員通過考核,他們利用節假日,在轄區部分世遺點及相關展館,為市民游客提供公益講解服務,用他們的聲音傳播世遺文化,講好古城故事。今年5月以來,該區開展第二期“古城文化傳播人才”培育計劃,面向廣大市民群眾、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大高校教師、學生,組建一支能用雙語(普通話+外語)熟練講解古城歷史文化、宣傳推介區情區貌的人才隊伍,把泉州世遺文化推向國際,讓世界聽到“鯉”的聲音。同時,該區還出臺《鯉城區關于建立賽事評審人才評價機制實施方案》,通過“以賽評才”“以賽引才”,夯實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增量。
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鯉城區還著力深化校企合作,在泉中職校成立“佰源數控”“火炬電子”冠名班,設立教學實訓基地,通過“校企聯合培養”“指定專業定向委培”“緊缺崗位跟崗實習”等育才舉措,精準施教、按需施教,定向培養符合前沿需求的技能人才。同時,該區還與華大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院、五交同源科技研究院等院所合作,加快打造一批產業綜合體、創新綜合體,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培育更多研究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
提檔升級 優化環境“聚才”
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是吸引人才加快聚集的現實需要。鯉城區聚焦城市品質提升,圍繞“產城人”核心要素,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軟”“硬”兼施推進人才工作。
做強“硬件”,近年來,該區全力推進新區城市更新、古城保護發展,推動長租公寓建設、“優質醫療教育資源過江”、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綜合提升等工程,城市環境持續優化,為留才、用才提供基礎。
做優“軟件”,該區切實保障好人才生活補貼、社保補助、就醫就學等需求,規范“人才之家”運作,以優質服務體現城市溫度;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深化“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流程,加快鋪開街道綜合執法改革,不斷造優營商環境。
接下來,鯉城區將把人才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人才在鯉城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鯉城“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貢獻才智、勇立新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