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古老的土地上,隱隱約約地藏著些舊時的古厝。紅磚綠瓦之外,聳立的高樓鱗次櫛比,新生的產業不計其數。而與這些代表著新時代的建筑群一同到來的,還有“晉江經驗”的東風。
在8月2日舉行的“傳承‘晉江經驗’,共享品質泉州”主題宣傳活動晉江新聞發布會上,晉江市市長王明元表示,晉江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深度推進“產城人”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縣域高質量發展之路。
抓創新促轉型,以產業筑牢立市之本
在晉江市池店鎮泉安北路上,遠遠地可以望見一座四四方方的白色建筑。那是安踏集團982中心,流暢的線條給人以現代感與科技感。
安踏集團982中心分為兩層,一層為982創動空間,將籃球、滑雪、攀巖等運動體驗場景搬到了室內,現場記者更是見到了不少前來體驗攀巖的小朋友。作為集團新零售終端模式探索的樣板門店,創動空間定位“新商業目的地”,集消費目的地、運動目的地和打卡目的地三大功能為一體,吸引著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客人光顧。
拾級而上,安踏永不止步企業博物館慢慢占據視野。近三千平米的空間,分布著品牌、奧運等多個板塊。博物館通過高科技,將試與聽的效果糅合一道,娓娓講述著安踏30年來從小到大,從晉江走向全球,成為全球體育用品行業領先企業的發展歷程。這里是晉江不斷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產業是晉江的立市之本,晉江之所以是晉江,就在于晉江的產業優勢。”王明元說,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處理好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和“處理好發展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關系”等重要要求,矢志不渝做產業,圍繞產業造生態,大抓科技賦能、數字賦能、品牌賦能、資本賦能、集群賦能,推動傳統產業高新化轉型、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現代服務業專業化升級。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多年以來,晉江市一直將創新作為發展的重點,更是強調要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作為晉江首屈一指的鞋業集團,安踏集團也以身作則,開拓求新,積極帶動著“鞋都”里大大小小的企業向前邁進,為晉江的創新實踐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安踏集團982中心 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
強功能提品質,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給這座城市文旅產業提供了無限的空間,晉江市也希望通過加快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高效整合、科學配置全市文體旅資源,打造好全國體育城市、閩南文化保護核心區和全域旅游目的地。
上半年剛剛結束的晉江市文化體育旅游節,向市內外展示了一個不一般的晉江。在文化體育旅游節上,游客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他們或駐足在五店市傳統街區,體驗閩南文化、品嘗晉江美食;或活躍在圖書館、文化中心等,觀賞非遺表演,沉浸書香畫意;或徜徉在微信小程序里,通過云游的方式,日行千里,多點打卡。
今年,晉江市成立了文體旅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著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工作,文旅產業發展持續向好,初步形成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此外,晉江市也立足城市文體市場培育,通過開展“大美晉江”文化惠民工程、舉辦國內外大小體育賽事、創建標準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城市是產業發展的平臺,也是美好生活的家園。我們按照總書記‘處理好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重要要求,以強功能、提品質帶動興業態、聚人氣,著力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在發布會上,王明元如是表示。
上海六院福建醫院內整潔有序。汪梓裕 攝
優質均衡普惠,全力打造高品質民生
“晉江經驗”的核心內涵是全面發展,為此,晉江市每年將超7成以上本級財力用于民生,全力擴大高品質民生供給。
在教育和醫療方面,晉江市雙管齊下,同時發力——培育8個省一級達標校,引進清華附中、福州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助推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升格為本科,形成三大本碩高校版圖,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引進上海六院福建醫院、樹蘭醫療、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等高端醫療資源,落地全國縣域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端醫療。
走進全新的上海六院福建醫院,一股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2021年,上海六院福建醫院成功落地晉江,成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唯一落地縣域的醫院。這片占地面積303.2畝,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的院區,靜靜地臥于羅裳山腳下,守望著一方土地,一方人民。
作為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的樣板項目,上海六院福建醫院以建設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為戰略目標,平移上海六院總部的品牌、管理和技術,現設有骨科張長青勞模名醫工作室,運動醫學科趙金忠教授、脊柱外科徐建廣教授、康復醫學科馬燕紅教授名醫工作室,各項高難度業務相繼開展。落地的15項國內領先技術,更是部分填補了福建省技術空白。院內的過道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醫師名片,著實為醫院增添了不少的分量。
除了優質、均衡,晉江市在打造高品質民生上,也做到了普惠。根據王元明介紹,在民生保障上,晉江市堅持“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蓋、待遇均等化”,“城里鄉村一個樣、新老晉江人一個樣”,同等享受就學、就醫、就業、住房等待遇,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可及。
在梅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學生和志愿者一起做手工。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
共攜手赴文明,以實踐澆灌城市之花
社區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創建文明城市理念的切實體現。在梅青社區內,記者見到了不少小朋友。他們都是放了暑假的學生,在這里和同齡的小伙伴們,還有社區里的志愿者們一道進行著手工活動。五彩斑斕的顏料在畫紙上暈開,鋪成一張又一張美麗的圖案;纖細的七色紙繩在一雙雙巧手下,被編織成一個又一個摸得著的圖畫。往里深入,朝氣與青春逐漸在身后遠去,取而代之以典雅。養老服務站內,老人們圍坐一桌,悠然自得地插著花,時不時和身旁的同伴說上幾句,相互欣賞對方的作品,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們按照不同的需求進行了分類,小孩、老人、婦女、青年,都有屬于自己的活動空間。此外,我們也成立了志愿服務隊,社工們許多都挺年輕,有些則是社區里的黨員、老師。他們用實際行動,為社區里的人們解決著各種問題,形成了鄰里互助的良好氛圍。”社區黨委書記莊烜煒告訴記者,社區引入“三社聯動”服務模式,以夯實提升社區基層社會服務為基礎,實施“點單式”服務,發揮資源優勢,壯大社工隊伍,實現了重點人群全覆蓋,贏得社區內外一致好評。
“為民建城、為民管城、為民創城”一直是晉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理念。多年來,晉江市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不斷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增強,實現市民文明素質與城市品質形象的互促共進。
據晉江市副市長陳傳芳介紹,晉江市在文明培育方面,強化文明引導,堅持問政于民,涵養市民文化;在文明實踐方面,構建文明實踐矩陣,拓展文明實踐成效,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在文明創建方面,管理規范了共享單車、環境衛生、架空線纜和飛線充電等一系列問題。多策并舉之下,城市文明蔚然成風。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