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全球進入“消費季”,國際咨詢機構高德納(Gartner)日前針對2022年電商趨勢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線上銷售”呈增長態勢,“電子商務”呈現三大變化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高德納預測,電商增長“藍海”將轉向“企業市場”(B2B)。
高德納在其報告中指出,在各類別上,“線上銷售”都呈增長趨勢,特別是50萬美金以上的大額訂單,增長超過8%。高德納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從買方來看,通過網站進行的采購量將增長12%,通過銷售代表等傳統渠道的采購量將下降4%;從賣方來看,通過網站的銷售量將增加8%,而通過銷售代表的銷售量將下降2%。總體而言,買方將更愿意通過在線渠道進行采購。
高德納指出,2022年電子商務平臺與前幾年相比呈現出三大“變化”趨勢。
首先,電商增長速度快。在高德納追蹤的23種企業應用軟件類別中,“電商”的增長速度位列第三。
第二,技術發展快。比如在“組裝式”平臺、“組裝式”應用架構等方面,電商走在技術應用最前端。高德納研究副總裁沈哲怡舉例說,在高德納調研的廠商中,很多已經推出“組裝式”解決方案,形成了包括電商平臺、個性化搜索引擎、前端系統、銷售后臺、客服等在內的“生態圈”。這背后都需要系統集成的技術支持,“可以把各種不同的第三方的軟件都組合到一起、組裝成一套電商平臺,也就是組裝式的電商應用”。
第三,電商在“企業市場”(B2B)領域發展快。沈哲怡指出,出現這一趨勢,一方面由于B2B電商相對而言市場規模大,占到電商總量的約70%;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該領域尚未建立起“一家獨大”的平臺,各個企業都可以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和生態圈。
沈哲怡還通過對比中國和海外市場指出,中國的電商發展從市場容量、發展速度來看,都在全球范圍內領先。但同時需要注意,目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仍主要集中在消費者端,在企業市場尚未看到很大的發展。
“如果從市場容量的角度看,企業市場和消費者市場的比例是7:3,70%電商的市場容量其實是在企業端。但在中國市場上,很多企業還是通過銷售代表、經銷商、代理商等非常傳統的銷售模式去獲得訂單”,沈哲怡提醒說,“研究數據表明,通過網上商城、自建平臺等線上方式進行銷售,其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客戶的轉化度。”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