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2年12月18日,全國首家縣級民間慈善機構——晉江慈善總會成立時,用4個月時間募集慈善資金7460萬元。今年12月18日,晉江慈善總會迎來成立20周年,歷年來累計募集善款43.57億元,在全國縣級民間慈善基金規模中名列首位。晉江慈善總會累計投入28.65億元開展一大批扶貧濟困、賑災救災慈善活動,打造了民間慈善事業的“晉江樣本”。
通過20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晉江基本建立起日常募捐、定向捐贈、冠名基金、留本捐息、重大突發性災難緊急募捐等多種方式的慈善募捐機制。在晉江慈善總會的示范帶動和影響下,目前晉江全市已登記注冊的公益慈善組織將近200家,累計募集善款170多億元,形成以晉江慈善總會為龍頭,鎮慈善協會、村慈善組織、慈善基金會和冠字號慈善協會組成的立體化慈善網絡,慈善規模不斷壯大、慈善項目逐步完善、慈善活動蓬勃開展,慈善文化和慈善觀念深入人心。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接下來,晉江將以促進共同富裕為目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慈善項目為抓手,精心謀劃慈善項目,精準發力實施救助,深入開展慈善文化宣傳,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共同富裕縣域范例貢獻慈善力量。
百宏集團施天佑、陳宏旭伉儷借長子大婚之機,向晉江慈善總會捐善款3999萬元。
聯合愛心企業為社會弱勢群體贈送月餅,是晉江慈善總會的傳統,至今已保持16年。
企業家集體行善
帶動全民慈善風
近日,百宏集團施天佑、陳宏旭伉儷借長子施仲凱、長媳洪鈺容新婚之機,向晉江慈善總會捐善款3999萬元,充分體現了施天佑作為晉江優秀企業家代表,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的慈善情懷。
為改變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俗,晉江慈善總會向全體理事發出“簡辦節約、捐資行善”“最炫公益、不炫嫁妝”等倡議,號召大家把節約下來的禮金捐獻給慈善公益事業,得到廣大理事和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同。過去五年,晉江慈善總會共收到民俗禮金4.8億元,歷年累計收到19.09億元,既開辟了善款籌措的新渠道,又有力推動了移風易俗進程。
“不講排場講慈善,不重面子重里子。”近年來,晉江始終堅持將構建良風美俗與弘揚慈善精神結合起來,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在企業界等先富起來的人群中倡導“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和“先富幫后富”的理念,強化企業和個人對于社會的責任擔當,積極促進慈善精神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結合,不斷激發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
在晉江企業家集體行善的示范帶動下,慈善之風深入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將簡辦“婚喪喜慶”節省下的錢財,捐贈慈善公益事業。慈善義舉在晉江薪火相傳、蔚然成風。
近日,在安海鎮庵前佳坂自然村,村民尤飛輪、張秀端伉儷簡辦愛子大婚喜事,用節省下的錢款向老人會捐款4萬多元,為村中200多位老年人發放紅包,又主動捐款5萬元支持庵前小學的發展建設,以此善舉作為送給孩子的一份特殊結婚禮物、一份擔當及一份祝福;在陳埭鎮鵬頭村,村民丁彼得、劉麗云伉儷借愛子結婚之機,簡辦喜事向老人會捐款20.65萬元,為全村413名老人每人發放500元敬老金;在東石鎮洪塘村,村民張工廠簡辦女兒婚禮,將省下的3萬元捐獻出來,助力村里人居環境整治。
今年10月21日,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名義對陳永建先生捐資興辦公益事業立碑表彰的揭碑儀式,在晉江養正中學種勝體育館前舉行。陳永建對家鄉的慈善事業、社會公益等貢獻巨大,據不完全統計,陳永建歷年來用于支持家鄉及各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的慈善捐款累計近2億元。
近年來,晉江慈善總會在做好慈善募捐及扶貧濟困工作的同時,積極申報各項評先表彰活動,擴大慈善社會影響力。過去五年,晉江共表彰慈善世家23個、慈善家25名、慈善大使27名,先后有3名企業家榮獲“中華慈善獎”捐贈個人獎、2家企業榮獲“中華慈善獎”捐贈企業獎、1個慈善項目榮獲“中華慈善獎”慈善項目獎,1名企業家榮獲首屆“福建慈善獎”楷模獎、4名企業家榮獲首屆“福建慈善獎”捐贈個人獎,3個慈善項目榮獲福建省海峽公益慈善項目大賽優秀獎或組織獎,晉江慈善總會被評定為“5A”級社會組織。
今后,在抓好日常捐贈、冠名基金等傳統捐贈工作的基礎上,晉江將引導更多愛心企業定向捐贈,主動融入并支持促進文體教育、養老醫療、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社會治理及社區建設等工作領域的發展。
此外,晉江將探索推行“互聯網+慈善”網上募捐工作,發揮網上捐贈的便民作用,營造公眾行善的社會慈善環境。密切與愛心企業的聯系,夯實長效合作基礎,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慈善品牌項目,以慈善項目帶動款物募集,擴大慈善資金來源。
打造慈善精品工程
助力全民共同富裕
11月22日,安踏集團和敏基金會“和敏健康”援助窗口正式在晉江政務服務中心揭牌啟動,計劃每年投入1000萬元,給予符合條件的援助對象一定比例的醫療費用援助。今后,晉江參保人員中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孤兒、因病致貧、低收入家庭等五類人群中的病患,可以通過該窗口申請醫療費用援助。
去年12月18日“晉江慈善日”當天,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所在家族捐贈100億元成立和敏基金會,公益規劃涉及醫療衛生、鄉村振興、體育教育、和諧社區發展等方面,其中首期捐資20億元支持上海六院福建和敏醫院建設和醫療人才培養。今年9月9日,和敏基金會再投入1億元,設立“和敏助學”與“和敏健康”援助兩個公益項目,聚焦困難學生、困難患病群眾幫扶,生動詮釋“和則事興、敏則有功”的大愛精神和大義擔當。
“過去住的是石頭厝,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做夢也不敢想現在能住上小別墅,每年還能領到村里的分紅……”近日,在晉江安海鎮壩頭溪邊自然村,不少村民正忙著裝修或搬家,大家紛紛感恩鄉賢許健康幫助他們過上了好生活。
溪邊村過去是個典型的貧困落后村。2016年,全國政協常委、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通過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定向捐贈1億元,并于2019年再次追加捐贈2500萬元,用于支持溪邊美麗鄉村建設及實施可持續發展,幫助家鄉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帶動鄉親一起致富。
經過多年精心建設,去年11月溪邊村美麗鄉村建設交出首批“成績單”——溪邊舊村改造的45幢閩南風格村民獨棟住宅及書藏樓美術館、能琴公園、溪邊生態公園、柏油路等一批“惠民工程”建成,并創立村企合作項目、鄉村聯盟驛站等多個“造血工程”,設立經竹公益慈善基金會,小村莊迎來煥然新生。
近年來,晉江企業家在當好家鄉發展繁榮建設者的同時,持續弘揚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積極投身家鄉鄉村振興、教育、醫療等事業,攜手晉江慈善總會,精準發力打造“解困、助學、被征遷困難補助、關愛母親、‘兩癌’特困婦女救助、四幫四扶”等慈善救助工程,為家鄉打造共同富裕縣域典范做出了巨大貢獻。
瞄準群眾急需救助領域,過去五年晉江慈善總會累計投入4578萬元用于救助9047名重病災特困群眾(包括數百名新晉江人),投入1443萬元資助5129名貧困學生就學,并根據捐贈者的意愿定向投入教育、衛生、老人福利等慈善公益事業項目12.22億元,有效緩解廣大群眾的病、災、急、難等困難問題。
圍繞基本民生保障,過去五年晉江慈善總會先后投入1442萬元(歷年累計投入7180萬元)救助組團征遷困難戶1483人次(歷年累計救助5961人次);掛鉤“四幫四扶”對象25戶,發放慰問金25萬元,并投入16.4萬元用于扶助幫安居對象;投入50萬元為學校、住宅小區、敬老院等公共場所配備AED急救設備;投入60萬元開展革命老區村扶建項目;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投入88.11萬元為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及孤兒等對象每人發放價值200元的“愛心消費券”;投入177萬元配合晉江市政府開展長護險項目等。同時,晉江慈善總會先后設立精準扶貧基金、退役軍人慈善基金、新聞慈善基金、法院執行慈善基金等,及時協助處理交通事故、社會乞討等300多件問題。這些項目的開展,有效緩解了社會矛盾,減輕了政府工作壓力,充分發揮了慈善組織在民生保障中的重要補充作用。
今后,晉江將更加精準聚焦民生民需,全力打造慈善精品工程,推動晉江慈善總會做大做強傳統扶貧救濟類項目。在安老、扶孤、助殘、助學、助醫的基礎上,選準角度、選好項目,注重開發精品慈善項目,打造名優慈善項目品牌。緊盯老年人、困境兒童、殘疾人、社會特困戶及低保邊緣戶等弱勢群體,創新更具有針對性的慈善幫扶項目,真正把有限的善款用到最亟須的群體和項目上,實現慈善救助效果的最大化、最優化,為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一道有溫度的民間“減壓閥”。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