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云天,潮涌東南。2017年12月16日,泉州交發集團揭牌成立,標志著我市打造海、路、港、空、鐵綜合“大交通”格局邁出實質性的一步。自此,泉州交發集團把它所肩負的使命,寫在了銜命征戰的“出師表”上。
這是步履穩健的五年、開拓進取的五年、改革創新的五年,更是跨越發展的五年。泉州交發人用汗水、智慧、拼搏,以一項項靚麗的業績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五年來,資產規模迅速擴大。擁有權屬一級企業10家,參控股企業124家,員工總數8700余人。主要經濟指標年復合增長率達24.74%,凈資產年復合增長率達27.36%,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19.40%,利潤總額年復合增長率達32.34%。
——五年來,綜合實力穩步提升。集團主體信用評級和債項評級提高至AAA。近兩年主要財務指標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到2022年底,力爭資產總額達到765億元,凈資產達到429億元,營業收入達到53億元,利潤總額3億元。
泉州交發集團用短短五年時間,順應市場經濟浪潮和泉州高質量發展的大勢而生,逐漸形成了以交通基礎設施投融建管運、城市大數據建運管為“兩大核心”,以交通投資、交通建設、交通運輸、交通生態、交通資產、數字信息為“六大板塊”的業務新格局,在實現泉州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勇立潮頭,盡綻芳華。
泉州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落成
泉州火車站樞紐站光伏項目投用
夯實基建 筑牢企業發展根基
環灣公交一體化、泉州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興泉鐵路泉州段、福廈客專泉州段、沙廈高速、泉廈漳城市聯盟……一個個基礎設施項目、一項項民生工程接續落地。五年來,泉州交發集團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組建大集團、發展大產業”戰略部署,秉承“新集團有新作為,大交通有大發展”理念,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打響“項目、轉型、改革”三場攻堅戰,較好地扮演泉州市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提供商的角色。
過去五年,是泉州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加速布局、服務水平提高和行業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泉州交發集團承接投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累計253個,累計完成投資額近300億元。
首個綜合交通樞紐投用。2019年,集樞紐客運站、集散匝道及配套市政道路等于一體的泉州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成投用,使泉州火車站實現火車、公交、客運、出租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換乘。
兩條鐵路全線開工。2017年,泉州交發集團代市本級投資建設興泉鐵路泉州段和福廈客專泉州段兩條鐵路。其中興泉鐵路是東南沿海通往中部及西南地區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廈高鐵建成后,對打通東南沿海高速鐵路大通道、推動沿線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環城高速“大環”閉合。2020年12月25日,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泉州段正式通車,標志著泉州137公里環城高速“大環”全線通車。建成廈沙高速德化段、安溪段和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泉州段等3個高速公路項目,新增高速通車總里程106.67公里。
國內首座跨海高鐵橋—福廈客專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成功合龍
晚霞映照下的晉江大橋 (陳起拓 攝)
聚勢改革 做強做優做大國企
改革,是一條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五載踔厲奮發,迎來精彩蝶變。
產業布局逐步優化。泉州交發集團大力推動軌道交通、數字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發展,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及部分高速公路股權置換,取得泉州船廠資產包,推進德化陶瓷電商物流園(投資額28億元)、臺商海峽雕藝文化園(投資額20億元)、德化政永高速(投資額72億元)落地實施。組建全省首家按照大數據體系進行實體化運作的大數據公司,開創大數據發展“泉州模式”。組建泉州能源集團,主導全市能源產業鏈發展。推進各類交通場站、土地等資產改造盤活開發,資產收益年超1億元。
資本運作邁入軌道。集團成功獲評AAA主體信用評級,晉升國內企業信用等級第一梯隊,成為今年以來全國唯一一家主體評級上調至AAA的交通基礎設施類企業。債券發行利率由“2”進入“1”時代,屢創新低。設立百億新交通發展投資母基金,累計融資67.6億元。啟動“IPO蝶變計劃”,福建第一公路集團入列我市上市后備企業,搏浪科技集團成功入列省市上市后備企業。積極開展股權投資,戰略投資安通控股、并購華大數碼等民營企業,與北斗伏羲、中科曙光、國家電網、福建聯美集團、廈門火炬集團等央地國企合資合作。圍繞“內增外引”資本運作模式,搭建1個投資集團+交發基金公司、交發融資租賃公司等新“1+N”資本運作模式,形成“四位一體”金融工具組合體系。
內部建設規范有序。泉州交發集團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從治理機制、管理機制、資源統籌、人力統籌等方面推動企業現代化管理升級。構建平衡核心決策平臺,形成權責對等、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推動權屬企業試點實施董事會建設和外部董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進集團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市場化用工,實行權屬企業領導人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動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啟動百崗千人“聚英計劃”,累計充實外部人才300余人,錄用經營管理人才47人。“混改”企業搏浪科技集團入選“八閩國企綜合改革專項行動”首批企業名單,福建第一公路集團晉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
公共自行車“小黃人”方便出行
泉州社區巴士“小白”
服務民生 擦亮交通服務品牌
服務公共出行,解決民生急憂盼,是泉州交發集團的首責。五年來,泉州交發集團秉持“讓城市因交通而生動,讓交通為城市添活力”理念,交通服務方面也有新突破。
過去五年,泉州交發集團致力于構建“多元文化,多彩交通”公共出行體系和古城“公交+慢行”交通格局,推動公交車電動化、公交實施“一元一票制”,公共自行車“小黃人”、公共電單車“小橙”等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實落地。如今在泉州,公共出行已經形成客運班車、國營的士、常規公交、中型公交、社區巴士、公共自行車、網約定制車等多元化、多彩樣的交通出行服務新格局。
過去五年,泉州交發集團以科技創新助力社區服務,通過線上泉城通、線下慧生活,積極承接一站式智慧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努力踐行“為民、便民、利民”的初心。目前,泉城通APP已沉淀用戶超300萬,逐步躍升為大泉州生活類主流APP。2020年,“公交大腦”項目啟動,這是泉州未來的公共交通智慧中樞。2021年,市中心168座公交電子站牌投入運行,以更及時精準的出行信息服務廣大乘客。
服務民生彰顯使命。泉州交發集團實施泉州灣跨海大橋通行降費,提升過境通道功能,增強環灣區域交通、經濟聯系。疫情防控期間,集團主動發揮交通主業優勢,打通抗疫“大動脈”。調派公交車駛入社區,臨時升級為“公交菜吧”“抗疫流動平價超市”,為疫情民生“保供”、人員物資轉運提供有力支撐,累計派出志愿者、駕駛員等2400余人,完成轉運任務超9萬趟次,轉運人員超12萬人次、物資30萬件。
做強黨建 引領企業迸發活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成立以來,泉州交發集團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國企發展的政治原則和政治方向。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大抓黨建、抓大黨建,逐步形成了“黨領導國企、國企跟黨走、發展添活力”的鮮明導向。五年來,集團黨委創新搭建“三橫五縱”黨建組織架構,打造交發黨建“紅色矩陣”,織密了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交發黨建工作網絡,持續實施“黨建質量提升年”“黨建質量深化年”“黨建質量鞏固年”活動,從強根鑄魂、強基固本、強紀促廉等方面做強黨建,形成了“交融城通 發興泉盛”黨建特色品牌,開創了黨建領航的新局面。
讓企業黨建更加有力。泉州交發集團把支部建在項目、建在工地、建在園區,讓黨旗高高飄揚在一線。持續深化黨建項目化管理,通過黨組織牽頭、黨員帶頭直接抓一批重點項目、難點項目和創新項目,以“黨支部+”項目部、“黨支部+”服務窗口、“黨支部+”課題小分隊、“黨支部+”工作專班等形式,在項目攻堅、服務民生、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方面構筑黨建引領新高地,實施項目一線落實全面從嚴主體責任“567”工作機制,建立項目黨支部“1+3”黨建橫向矩陣,把無形的黨建轉化為有形的交通出行網、基建保障網、民生幸福網。
讓國企黨建更具特色。創新設立泉州首家國企黨校,上線泉州首家國企云黨校,創新園區紅色直播間、工地紅色廣播站、公交紅色風景線等黨性教育載體,推動交發星云黨建廣場入選首批福建省國有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多維度搭建學習平臺。創建“一黨委一創新一品牌、一支部一亮點一典型”活動,涌現出置業集團“八聯機制”、公交集團“白里透紅”、福建第一公路集團“黨建七個一”、交投達順高速公司“路地同心圓”等黨建特色子品牌。完成“阿發”IP形象塑造,設立“交發時間”“交發青年說”等系列“交發文化”品牌,讓“交融、通達、篤行、致遠”的交發精神深入人心。把廉潔文化建設融入反腐倡廉“大宣教”,強化黨員“紅色細胞”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五年耕耘,碩果飄香。展望未來,泉州交發集團將不斷推進全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深耕資本運作,全面創新轉型,持續提高運營水平,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力爭打造成泉州千億級資產“交通航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