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惠企政策猶如一場場春雨,潤企細無聲。不過,如何讓惠企政策更精準地“澆灌”企業?在海量的惠企政策中,企業如何更及時、便捷地獲取與之相匹配的政策信息?企業又怎樣在政策申報截止前及時申報項目?……這些問題已成為我市一些企業在尋找惠企政策過程中的“煩心事”。
7月1日,迎來黨的102周年華誕。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這一天,泉州企業收到了來自泉州黨委政府的一份特別“政策禮包”——泉州市“政策找企”平臺正式上線,這也成為泉州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抓手。據悉,隨著該平臺的全面推廣應用,由過去“企業找政策”正逐漸向各類政策精準“找企業”轉變。
泉州市政策找企平臺正式上線
精準構建企業畫像 破解政策落地難題
昨日,記者進入“政策找企”平臺,在企業名稱欄輸入“陽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平臺為該企業精準匹配了6項政策、54項可能匹配政策等,并為企業預估了可享受到政策最高的獎勵補助金額。在匹配的政策中,企業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政策最高獎勵金額,哪些政策正在申報中,哪些政策申報結束,哪些政策即將申報。
據悉,為有效破解營商環境痛點、堵點、難點,打通政策精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去年12月,依托市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市工信局先行先試,上線并試運行“政策找企”平臺,以期提高企業對政策信息的知曉率和覆蓋面,方便企業了解并及時進行申報。經過半年多不斷測試與優化,“政策找企”平臺于7月1日正式與企業見面。
“通過‘政策找企’平臺,我們建立了統一的惠企政策信息資源治理分析和匹配推送入口,并聯合市發改委、數字辦、財政局,打通數據壁壘,對工商登記、信用、政策獎補、政府部門認定評價資質等信息數據進行統一匯集。”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通過對政策的全面梳理、精細拆解,在數據互聯互通中,構建企業畫像,并以政策標簽和企業畫像實現政策智能匹配、精準推送。此外,企業通過平臺還可以實現政策快捷申報、獎補進度查詢、實時催辦,促進惠企政策兌現實效,提升企業獲得感。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政策找企”平臺已為泉州市43.6萬家工商登記企業主體預建立基礎畫像,為全市6000家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精準畫像,推動政策與企業精準匹配。
打通項目申報通道 節省政策匹配時間
不久前,陽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柯雨馨體驗了一把“政策找企”平臺。研究、核對各類惠企政策,申報企業各種項目等,是她的日常工作內容之一。“這些年政策很多,我們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去研究企業可以適用哪些政策,詳細核對申報條件,由于是主觀判斷,沒那么精準。”柯雨馨坦言,現在系統就可以幫企業識別、匹配政策,可節省一半的時間。
泉州恒毅機械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小蘭日常負責項目申報工作,在初次使用搜索政策功能后,她給出了“快捷、方便、一目了然”的評價。“輸入公司名稱后,我們可以查詢到公司已經申報項目、已經結束項目、獎補資金已經到賬的項目。”她說,還可以看到企業可以匹配的項目。“以后就可以直接對匹配的項目進行申報。”
“之前我們常常不知道去哪里查找政策文件,我通常會通過各部門網站去查找。有時政策層層下發,等企業收到政策時,距離申報截止日期已非常近了。”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部經理張滄海說,如今,通過“政策找企”平臺,輸入公司名稱就可以精準匹配到各項政策,而且還可以鏈接到申報地址,直接就可以申報,非常方便。
據了解,為推動政策主動“上門”,保障“政策找企”平臺平穩運行,市工信局舉辦了“政策找企”平臺推介和使用培訓會,全市29個行業商協會和各縣市區工信部門等相關人員參與了使用培訓和演練;同時,市工信局聯合市數字辦加強平臺運行服務保障,在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建立24小時企業服務渠道,通過熱線電話、微信在線和智能機器人客服,實時答復企業咨詢,指導企業使用,及時協調反饋平臺問題。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發布政策1713條,瀏覽量超16萬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